关于印发《新添堡回族乡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 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GS3258/2022-20652部门:新添堡回族乡
栏目:乡村振兴来源:
作者:日期:2022-04-25

新添堡回族乡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

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根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县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工作方案,组织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做实做细各项服务工作, 着力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品质、留守妇女综合素质、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特困群众生活质量,让留守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革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工作内容及重点

村党组织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 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他们的诉求,兼顾需要和可能,从能做的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身边的组织和个人,为身边的人(重点是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做身边的事,做一件成一件,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工作质量和水平。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开展摸清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建立完善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信息台账,定期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温馨服务。

(一)关爱服务重点。一是农村留守老人。以提高农村留守 老人生活品质为重点,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留守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头发、量血压、测血糖、生火做饭、送餐 助餐、送药助医、住院陪护、送煤取暖、代购代买等。二是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为重点,着力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协调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特殊困难儿童在校住宿等政策。三是农村特困群众。以提高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质量为重点,着力提升帮扶救助服务水平。协调落实特困群众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和救助供养、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特殊支持政策,特别是从鳏寡孤独、特困供养户和残疾人等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提供热情周到的贴心服务。

(二)关爱服务方式方法。一是建立一套关爱服务台账。各村委会要建立以“老弱困”群体为主体成员的信息管理台账,内容包含: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病史以及监护人在外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二是成立一支关爱服务队。村党组织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村组织、妇联组织、村医和热心人等群体组成关爱服务队,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留守老人、儿童出现紧急情况后,开展紧急帮助及时处理生活中出现的紧急困难问题。三是注入一笔专项资金。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资金、民政专项资金等组成关爱服务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四是开通一条服务电话。针对留守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生病无人看护、精神无人寄托、晚年生活单一等情况,开通村“两委”电话,24小时服务接听,当群众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通过服务电话联系村委会、关爱服务队,获得帮助。五是建立一套体制机制。各村因地制宜探索统筹利用村内闲置公共资源、租赁农村闲置住房等方式,建立日间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因地制宜丰富老年生活,开展互帮互助;开发“共享奶奶”“爱心妈妈”等公益岗位帮助看护留守儿童,协调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陪读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或享受公益性岗位;村党组织要积极协调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救助供养、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

三、健全长效机制

要把全面开展关爱服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抓手,将行之有效的做法用机制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

(一)把宣传政策和落实政策结合起来。各村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细化完善帮扶举措,梳理提出支持关爱服务行动的政策清单。要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科学谋划和持续实施一批实打实、接地气的关爱服务项目。

(二)把改善民生和赢得民心结合起来。从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挖掘宣传典型经验和感人事迹,组织群众谈变化、话发展、促振兴,激发内生动力,提振精气神,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把兴办民生实事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将关爱服务行动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提升,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

四、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统筹和协调关爱服务行动实施,推动关爱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坚持试点先行。按照梯度推进的原则,以新添、道口等乡村建设示范村率先开展,积累经验,带动示范其他村全覆盖开展关爱服务行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围绕养老、就医、入托、入学和特困帮扶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村党组织为农民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要摸清弱困底数。各村要在系统梳理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数据基础上,建立弱困群众数据库,并组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按照“六必访”原则(大病重病患者家庭必访、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必访、重度残疾人家庭必访、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必访、单亲家庭和失能老年人必访、遭遇重大变故和自然灾害的家庭必访),每月组织对“老弱困”群体进行拉网排查和建档立卡,做到数量、构成、特点、家庭状况“四个清楚”,并隔月动态更新。

四要靠实各方责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积极引导一些社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身关爱服务行动,通过组织实施一个又一个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宋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让老百姓切实感觉到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