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镇河畔村“三资”报告

索引号:GS4865/2022-19738部门:河畔村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2-05-18

一、全村基本情况

河畔镇河畔地处会宁县北部,是河畔镇政府所在村,属靖会灌区,东接车家川村,南连中滩村,西邻两迎水村,北靠白草塬镇,全村流域面积23.7平方公里,以东西走向的苦水河与南北走向的祖厉河交汇环抱其中,河刘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村内有会宁县第三中学、会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明德小学河畔镇中心幼儿园等单位,教育医疗完善,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100%。全村有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共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60户2020人,党员71人,全村有脱贫户17户74人,监测户1户4人,边缘户1户5人,低保户35户119人,(一类低保户5户6人,二类低保户21户76人,三类低保户9户37人),特困供养3户37人。村址位于新农村广场西侧有劳动力1000余人,全村产业以以塑料大棚种植,劳务输出为主,国道247线从中穿过,交通条件便利,商贸交易繁荣,红色记忆明显,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商贸流通,塑料大棚流转费,养殖,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产业为主。201910月1日至20209月30日全村各类产业总收入可达到2047.2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0287元。耕地面积4300亩,林地面积3032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032亩,林果面积150亩, 我村现有预警广播站4处,紧急避难场所2处。河畔村先后被评为白银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获得市级文明村、科技示范村、会宁县五好村党组织等多个荣誉称号。

、村级阵地及文化广场情况

1.建筑面积  1100 平米,道路硬化6.8公里,渠道衬砌12.5公里,泵站5座机组11台,6.5万方蓄水池1座,文化广场 2000 平米,文化器材(附清单)办公设备(附清单),

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情况

1.甘肃省农村集体资监管平台数据录入和动态管理

2.河畔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20.10.9日,

4. 河畔村村级集体经济自筹资金55000元,下拨资金50000元,申万宏源党群创业资金10万元,2019年合作社注入集体经济资金50000元,2020年合作社注入集体经济资金50000元,

3.法人代表;刘兴曙

理事长刘兴曙、副理事长陈永宏、

理事会成员;刘兴曙、陈永宏、田丽文、杨强、程平。

监事长;程彦芳

监事会成员;邓志诚、周维成

三、土地流转合作社资源情况

1.合作社于2019.1.24日注册成立,

2.河畔土地流转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502.29亩,2019年建设塑料大棚1176座,(建设费用项目投资一半,政府垫付资金一半,政府垫付资金每年在合作社流转费中抽取)2020年项目投资建设塑料大棚188座,2021年自筹资金建设塑料小棚1700座,

3.合作社法人代表陈永宏,

成员社员;刘兴曙、程彦芳、刘玺、杨强、周维成、孙定甲、  杨晓东、邓志诚、郭万雄。

四、土地流转合作社资源情况

1.河畔土地流转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502.29亩,每亩500元,每座塑料大棚流转费收入1000元,收入资金及时入账,有账目明细,。

五、资金运营情况

1.集体经济资金大额支出根据四议两公开实施

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决议结果公示--实施结果公示 (公示期限5---7天)。                      

2. 河畔土地合作社流转合作社资金根据村三委会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实施,实施结果公示(公示期限5---7天)

3. 村级办公经费村三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实施。

4..小微权力运行情况;村总支部会议商议,村三委会扩大会议决议,决议结果公示,实施结果公示(公示期限5---7天)。

六、存在的问题

供水:宋家坪产业园塑料大棚3082座,之前蓄水池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新建4万方蓄水池1座,以保障产业用水道路:村组道路共有13.5公里需要硬化,产业园区9公里道路尚未硬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

1.1)旅游宣传方面:借助新媒体大力宣传,提升知名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储备专业人才,使游客更直观感受红色旅游的魅力,吸引八方游客,带动红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2)招商引资方面:争取企业融资,加大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旅游元素,依托宋家坪蔬菜产业园,打造集采摘、休闲、娱乐、农家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力争将蔬菜产业园打造成集“户外拓展+生态采摘+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3)项目建设方面: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以河桥山明代古建筑为主体,规划完成河桥山文化长廊2500平方米、红色村史馆2000平方米、停车场5300平方米、公园4000平方米、人工湖48000平方米。 

  2.河畔镇河桥山公园主要依托宋家坪蔬菜大棚、红园、河桥山、大胡子山庄及农家乐,利用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红色记忆,重点发展以“古镇河畔”特色文旅(旅游服务点—红园—河桥山公园—观光电瓶车—花海、麦田画—高原夏菜观光—采摘体验—农事体验基地—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采取古镇+美丽乡村+河岸+休闲服务建设思路着力打造“大河畔”形象名片建设内容包括:文化公园景观大道历史长廊、文化长廊艺术景观、民族风情园休闲广场、野餐片区、旅游厕所休闲广场停车场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