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川村肉牛标准化产业园创建方案
索引号: | GS4890/2022-19531 | 部门: | 郝川村 |
---|---|---|---|
栏目: | 村务公开 | 来源: | 郝川村 |
作者: | 日期: | 2022-05-11 |
郝川村肉牛标准化产业园创建方案
为巩固拓展郝川村肉牛产业发展成效,进一步优化肉牛产业结构,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现代肉牛产业基础,扩大培育新型肉牛产业经营主体,根据会宁县“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丁家沟镇肉牛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和安排部署,围绕“两园”建设计划,贯彻镇党委提出的“生态种田、绿色种田、和谐种田、杂粮之乡”发展目标,坚持“党建+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以开展生产优势明显、适销对路的肉牛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和突破口,建设郝川村肉牛标准化养殖产业园,加大技术推广,着力开拓产品的外销市场,打造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加快郝川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产业园基本情况
(一)入园村情况
1郝川村。郝川村位于丁家沟镇北部,南邻南门村、北接会师镇,与南门村接壤。海拔在1750~2500米之间,年降雨量350mm左右,耕地面积7939亩。下辖张庄、万崖、岔口、大湾、郝川、苦水、甜水、马庄、杨庄、新农村10个村民小组,共计482户1781人,其中常住户数301户1106人,脱贫户49户202人;我村现有低保户16户61人(其中:一类低保2户6人,二类低保9户30人,三类低保5户25人),;五保4户4人;残疾人81人(一级残疾:5人;二级残疾:16人;三级残疾:26人:四级残疾33人)。“三类户”7户3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户,边缘易致贫户4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全村自来水入户266户,集中供水75户,邻里取水139户,安装水窖净化设备4户。。
(二)会宁县鹏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会宁县鹏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白银市会宁县丁家沟镇郝川村张庄社,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养殖场占地面积3.08亩,法定代表人路新龙。
目前,养殖场已正常运营,主要建设内容有:标准化牛舍2栋1400平方米,彩钢结构机械棚1座500平方米,办公室6间120平方米,草料棚2座490平方米。主要机械设备有:大型铡草机1台,草料搅拌机2台,粉碎机1台,三轮农用运输车1辆,装载机1台,翻斗车1辆。
合作社以养牛为主,目前养殖肉牛57头,通过自种和收购周边张庄、万崖、岔口、大湾老百姓苜蓿、玉米秸秆等以草促牧的模式,带动当地老百姓户均增加收入680元以上,平时通过技术指导无偿培训使当地农户受益匪浅,带动当地农户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及草畜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步伐。
三、发展原则
(一)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区域布局,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坚持科技创新,推进节本增效,推动生产生态协同发展。
(二)机制创新,融合发展。建立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肉牛产业链的上下游、产销协调发展,坚持机制创新,以智慧园区建设为引领,推进肉牛产业现代化,促进肉牛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市场主导,政策支持。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融合发展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保护、监督管理作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四、工作目标任务
选定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以会宁县鹏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农户入园,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致富。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在巩固提升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农户,拓展增产空间,结合草畜平衡,以稳量提质为重点,增加基础母畜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围绕适度规模发展,以增产增效为重点,提升发展水平。到2025年,全村肉牛饲养量稳定在1500头,其中存栏800头;出栏700头,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
五、重点建设内容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科学谋划,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把好环保、防疫、风险等关口,全力推动郝川村肉牛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1.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结合养殖规模,按照草畜平衡的原则,加大种植结构调整,扩大青贮、粮饲兼用玉米种植面积,到2025年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800亩以上,保障优质草料供给。重点扶持规模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加强养殖技术服务,加大技术骨干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每年开展养殖技术培训100人次,加快肉牛的科技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加强村级防疫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动物疾病诊疗水平,鼓励引导养殖户出户入园,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养殖合作社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对肉牛养殖规模经营户在饲草储备、融资贷款、扩大生产、品牌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养殖农户发展养牛的积极性。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肉牛养殖户的参保覆盖面,降低养殖风险。
2.着力稳定养殖规模。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养殖设备,发展规模养殖。推广家庭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元,集中连片打造五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户;继续落实肉牛繁育犊牛、饲草料补助等各类养殖业扶持政策,因地制宜,采取整村推进、合作社+农户、招商企业进驻等多种模式,扩大基础母牛养殖规模,推动肉牛产业多元化发展。
3.着力强化龙头带动。优先扶持已具规模条件养殖户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辐射带动全村农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养殖、屠宰、精深加工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企业;全面开展良种肉牛登记、选种选配、生产性能测定等,扩大优质西门塔尔、安格斯种群规模,推动全村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4.着力培育特色品牌。通过政府宣传推介、市场宣传推广,持续加大品牌宣传,提升品牌效益,全面提升郝川村肉牛养殖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会同镇政府落实好养殖用地等政策,推动扩大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
(二)强化市场调控。推进“互联网+”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产业达标要求和产业园建设要求,加大基础母牛和育肥牛引进、繁育力度,引导常住农户入园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使入园农户基础母牛存栏或年出栏育肥牛平均达到5头以上,实现产业达标,农户致富。
八、包抓工作组
组 长:张 鑫 丁家沟镇党委委员 武装部长 包村组长
副组长:张文江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成 员:马建雄 村党支部副书记
王照洲 监委会主任
王 森 村委会副主任
路新龙 会宁县偶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