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交通规划中的道路运输

索引号:GS2007/2022-18777部门:交通运输局
栏目:规划计划来源:
作者:日期:2022-03-09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两个纲要”的首个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描绘了宏伟蓝图。其中,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主体的道路运输,其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国家对其总体规划如何,是全体道路运输人共同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现对《规划》中道路运输相关内容予以摘录编辑,与全体会员和广大道路运输企业共享。

总体目标

客运“一站式”、货运“一单制”服务更加普及,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运输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持续缓解,农村和边境地区运输服务更有保障,面向全球的国际运输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中欧班列发展质量稳步提高。铁路、水运承担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比例稳步上升,清洁低碳运输工具广泛应用,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明显降低,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形成。

枢纽建设

完善综合客运枢纽系统,优化客运场站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布局,鼓励同站布设,加强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衔接,对换乘潜在需求大的综合客运枢纽,做好衔接通道用地和空间预留。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布局立体换乘设施,鼓励同台换乘,实施既有枢纽换乘设施便捷化改造,推动主要运输方式间便捷换乘。整合接入综合客运枢纽的不同运输方式信息资源,加强数据、时刻、运力等对接,促进综合客运枢纽站城融合,探索建立枢纽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枢纽与周边区域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加强开发时序协调、服务功能共享。建设综合货运枢纽系统,优先利用现有物流园区以及货运场站等设施,规划建设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融合的综合货运枢纽,引导冷链物流、邮政快递、分拨配送等功能设施集中布局,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间通过轨道交通互连,加快实现联系紧密的综合货运枢纽间通过联络线或专用通道互连。

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整合交通、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资源,构建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新模式。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提升农村客运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推动构建农村客运长效稳定发展机制。推动农村物流融入现代流通体系。

都市圈通勤

积极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城镇、功能节点延伸,鼓励都市圈内毗邻城市(镇)开行公交,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打造多模式便捷公共交通系统,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

客运供给

提升旅客出行服务品质,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稳妥推动交通运输票务系统信息共享和对外开放,提高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水平,普及电子客票,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道路客运站的电子客票覆盖率达到99%、省际和城际客运线路的电子客票覆盖率达到80%。培育旅客联程运输经营主体,创新一体化联运产品,丰富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产品。发展高品质客运服务,依托汽车客运站发展旅游集散业务,培育交通消费新模式。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保障好群众出行。

货运供给

推动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强化不同运输方式标准和规则的衔接。深入推广甩挂运输,创新货车租赁、挂车共享、定制化服务等模式。推动集装箱、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筐)等在不同运输方式间共享共用。鼓励道路运输等企业成为多式联运经营人。完善综合货运枢纽冷链物流服务设施。统一货物危险特性分类标准,加强货物包装、运输作业和运输工具标准化建设,推广智能化储运监控、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应用。优化证照和许可办理程序,保障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

技术应用

提升物流信息平台运力整合能力,加强智慧云供应链管理和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精准匹配供给需求。提高装备标准化水平,推广应用轻量化挂车,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稳步开展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工作。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

模式创新

引导和规范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和网络货运平台等健康发展,防止无序扩张。加快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

低碳转型

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逐步构建以铁路、船舶为主的中长途货运系统。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优化“门到门”物流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城乡物流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研究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统计方法和核算规则,加强碳排放基础统计核算,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监测平台,推动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建立绿色低碳交通激励约束机制,分类完善通行管理、停车管理等措施。

对外开放

强化面向俄蒙、东南亚、南亚、中亚等重点方向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建设。稳步扩大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签署实施范围。健全中欧班列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巩固维护品牌形象,强化风险防控。

规范市场

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公开、风险监测和安全管理,推进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事后奖惩和信用修复。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容错制度。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价格管理,健全巡游出租汽车价格形成机制,深化道路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

行业文明

加强交通运输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交通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加强全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政务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提高交通运输执法队伍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相关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