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发放水电气暖补贴确保困难残疾人安全温暖过冬

索引号:GS3596/2022-18383部门:平头川镇
栏目:社会福利来源:
作者:日期:2022-02-10

受新冠疫情影响,困难残疾人家庭生产、生活面临新的考验,白银市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也面临新的挑战。进入冬季,做好困难残疾人安全温暖过冬工作,是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践行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巩固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的有效举措,是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实践载体。市残联聚焦残疾人民生保障,通过实施水电气暖补贴项目,将为2万余名重度贫困残疾人及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发放水电气暖补贴,有效解决了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及福利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现实困难,残疾人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多方协调,资金保障到位。白银市残联主动担当作为,将水电气暖补贴工作作为解决困难残疾人安全温暖过冬的重要抓手,在本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多次协调相关部门,日前,已争取到市级财政预算700万元并下拨至各县区,实施重度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县区财政按照4∶6的比例共同分担,今年将筹措1663余万元全力保障重度贫困残疾人及福利机构水电气暖补贴需求,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圆满完成该项工作奠定了资金基础。 二是动态管理,补贴对象精准。采取信息核查的方式,从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取重度残疾人证数据与各县区比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查,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掌握残疾人身份变动情况,进一步对残疾人死亡、外迁、公职、一户多残等情况进行核实确认,特别是加强新增残疾人、残疾等级调整和叠加享受其他政策的残疾人家庭的信息反馈工作,做到及时沟通,信息互享;同时、积极对接公安、民政等部门加强各自领域内人员信息的反馈、比对工作,在摸准核实残疾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逐级审核、公示。 三是多措并举,政策宣传扎实。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新方式广泛宣传白银市惠残政策,印发重度贫困残疾人及福利机构用水、电、气、暖等生活补贴宣传单,指导各县区在残疾人及监护人领取残疾证时一同派发;镇(街)社会事务中心、村委会在群众集居点利用残疾人节日进行大量的现场宣传和主题讲解;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工等利用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送政策上门,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对水电气暖补贴的相关政策100%知晓,同时对应退则退残疾人家庭做好解释说明和情绪疏导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 四是深化治理,确保足额发放。根据市财政局、市残联、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白银市重度贫困残疾人及福利机构用水、电、气、暖等生活补贴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和甘肃省“一卡通”专项治理要求,经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残联逐级审核后,进行汇总审定,按照城镇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月补贴100元,农村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月补贴60元的标准,白银市享受城乡低保待遇及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低保边缘户,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含二级)的残疾人均可享受,切实让这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五是健全台账,夯实基础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残疾人水平和能力,在残联党组、理事会的统筹指导下,业务科室及各县区积极开展档案资料规范化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标准、全面整理、及时归档,按照分类标准、排序要求、资料整理、台账内容等明确、统一的要求,结合财政年度绩效评价反馈,做到享受类别、档次、补贴金额准确无误,确保残疾人“水电气暖补贴”对象基础档案资料规范、完整,做到可以随时查询提取,为今后工作的有效延续和科学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是专题调研,强化监督管理。为进一步掌握残疾人家庭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用暖补贴发放情况,发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市残联组织人员深入县区进行了两次专题调研督导,通过实地察看、现场督导、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水电气暖补贴发放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研究梳理,全面分析了该项工作推进情况,找准了存在的困难不足和短板弱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意见,确保督导调研活动见行见效、扶残惠残政策落地落实。 2012年白银市委市政府将重度残疾人及福利机构用水电气暖补贴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率先在甘肃省实现了全覆盖发放。近年来,白银市残联主动作为,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时纳入补贴范围,通过实施水电气暖项目减轻困难残疾人家庭及福利机构经济负担,累计按规定发放水电气暖补贴1.17亿元,惠及困难残疾人18.9万余人次,残疾人家庭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等基本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保障了重度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