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川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索引号: | GS4839/2021-17493 | 部门: | 河畔镇 |
---|---|---|---|
栏目: | 村务公开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1-12-14 |
车川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2021年7月8日)
车川村位于河畔镇东南部引黄灌区,河土公路、河蒿公路贯穿其中,慢牛坡红军烈士陵园位于本村慢牛坡社。全村流域面积约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0亩,其中水浇地2550亩,旱地6450亩;辖9个村民小组,其中旱山塬区3个,黄灌区6个;现有人口582户,2547人,劳动力160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8户,135人;有五保户16户,16人,低保户131户,458人,孤儿1户,1人。预计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00元。
近年来,车川村在全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党建模式,总结党建新经验,使我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一)、基层党建基本情况
目前,我村共有党员68名,其中50岁以上党员23名,青壮年党员24名,流动党员21名。成立了河畔镇车川村党总支,下设车川村党支部和天河党支部2个党支部,其中车川村党支部现有党员65名,天河党支部3名。2017年我村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1名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
(二)、基层党建新创举
近年来,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我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积极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以此为契机,将全村各项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1、无职党员定岗定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机制,我村以支部为单位,将无职党员分别定岗定责为:政策理论宣传员、党风党纪监督员、科技致富信息员、经济活动中介员、民主理财管理员、文明新风督查员、民事纠纷协调员、家庭邻里关系协调员、计划生育协管员、环境卫生督导员等十大员,无职党员定岗定责,为每一名党员发挥个人专长、奉献社会提供了舞台,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
2、各类党员星级争创。结合我村各类党员的个体差异和具体要求,我村党组织分类制定了“十星级党员”争创评选标准,其中,“思想政治星、遵纪守法星、诚实守信星、维护稳定星、文明新风星”五星为共性星,要求每名党员都要积极争创。对村组干部党员要在履行好现任职务的基础上,围绕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突出争创“公道正派星、团结协作星、发展经济星、爱岗奉献星、计划生育星”。对青壮年党员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服务农民群众,突出争创“产业发展星、科技示范星、帮带服务星、公益事业建设星、计划生育星”。2013年初,“星级争创”活动正式启动,当前,我村共有八星级党员1名马守礼同志,七星级党员13名同志。“星级争创”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党员的模范带头积极性和服务群众的热情。
3、“两条线”工作法推行。2013年我村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依托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起了由村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党员、党员联系户构成的党务工作线和由村委会、村民小组、村民代表、村民联系户构成的村务工作线。党务工作线,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按照“就近居住、便于联系”的原则,联系5-10户农户形成“党员联系农户”小组,全村有帮带能力的16名党员联系165户农户,通过抓党务工作,形成了“党总支抓党支部、党支部抓党小组、党小组抓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的“五级联动”网络。党务工作线自上而下直入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4、发挥支书主导作用,落实好各项制度
5、选村官进两委强班子。我村结合实际积极调整“两委”班子,在2013年的换届选举中,我村大学生村官刘怀娥、同志被推选为党支部副书记,为我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血液,优化了干部队伍,提升了班子能力。此外,我村还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坐岗制、村干部轮岗制、去向告知制、民生事务代办制等制度,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了两委班子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村级干部待遇低。近几年,基层工作相较过去而言日趋繁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密切关系群众利益,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村级干部的配合及亲力亲为,遇到农忙季节,有重要工作时村干部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农活配合工作,影响生产劳动,但村干部的待遇报酬仍然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2、流动党员管理难。随着劳务输出越来越多,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形成流动党员,流动党员长期在外远离组织,参加组织活动困难,居住地、联系方式等经常更换,导致了难以管理的问题。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两点意见和建议。第一提高村干部工资报酬,每月提高到2000元,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第二,条件比较好的村 ,大学生村官应到村上驻村工作,减轻村两委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