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镇“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索引号:GS4972/2021-17295部门:会师门社区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1-12-08

为依法履行对文物的管理保护职责,确保辖区内文物的完整无损,根据甘肃省会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会检行公建〔202132号)精神,现就“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存在问题制定如下整改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位于会师镇西岩山梁,是1936年10月3日国民党驻定西新军1军11旅旅长刘宝堂部和红一军团发生激烈狙击战时红军指挥部所在地。1991年11月21日会宁县人民政府会政发(1991)148号文件将“范家坡红军战斗旧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中将原“范家坡红军战斗旧址”登记为“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0米,分布面积约9000平方米。“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现存古堡一处,古堡内存有5眼箍窑,其中一眼箍窑基本灭失,其余4眼箍窑内墙壁存在裂缝,有坍塌危险,且窑内堆积有大量垃圾未清理。古堡外有战壕数处,战壕内全部种有树木。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全面抓好革命文物保护。

三、整改措施

(一)全面清理垃圾。及时督促会师门社区落实好管护责任,组织动员人员力量对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内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在清理过程中加强保护,确保不产生新的破坏。

(二)设立保护标识。积极与县文旅局对接,尽快设置县级文物保护标识,组织开展保护标识设置活动,全方位提高镇、社区两级保护意识。

(三)全面修缮加固。积极与县文旅局对接,争取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修缮加固项目,由县文旅局列项并派文保专业人员对裂缝等进行修缮加固,确保文物完整无损。

(四)落实管护责任。督促会师门社区明确专人负责“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管护工作,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及时制止乱丢垃圾,对乱写乱画等违法破坏行为及时报警处置。镇政府和会师门社区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五)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各村、社区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自觉树立保护文物、爱护历史遗产的意识,确保辖区内的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完整无损,促进会师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整改工作,成立“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存在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衔接做好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整改工作档案资料,及时将整改情况报告县检察院。

(二)加强协调配合。积极衔接县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做好标识设立、文物修缮等工作。督促会师门社区及时清理文物遗址内垃圾,落实好管护责任。

    (三)严肃责任追究。认真落实《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对整改工作推动过程中敷衍应付、走过场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发现蓄意破坏文物遗址的,上报县检察院和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调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