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岔村基本情况简介

索引号:GS4870/2021-15250部门:郭城驿镇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黑虎岔村
作者:黑虎岔村日期:2021-09-27

一、基本情况

黑虎岔村位于郭城驿镇镇区东北部,属川台区地域,地势东高西低,总流域面积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80多亩(其中水浇地2880亩,晒砂地7000多亩),主要以种植砂田西瓜、籽瓜、蜜瓜、玉米等为主。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一社、二社、三社、一社),户籍户数493户,户籍人口2022人,常驻3681483人,有建档立卡户1249人、边缘户15人,监测户14人,农村低保对象23103(其中一类36人、二类1040人、三类842人、四类215),村党总支下设黑虎岔村党支部和会宁县黑虎岔瓜果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71(预备党员1),其中男性58名、女性13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3人。

黑虎岔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留下了如三县衙门古城遗址,清正统二年筑的龟背城,明洪武年间的昂空塌窑沟古居遗址,古丝绸之路兰海盐道庙湾古井及窑洞等众多历史遗存。黑虎岔村大部分村民姓赵,属于蒙古族皇室后裔。元末明初,明朝大将徐达、李文忠统领的军队围则元朝残余势力时,黑虎赵的始祖昂空等人被迫隐姓埋名落业居于会宁黑虎岔,随着与当地汉族的文化接触,黑虎赵逐渐改变蒙古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接受汉族文化,逐渐演变成为汉族。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黑虎赵氏家族日益发展壮大,人口早已超过万人。

黑虎岔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康照年间,昴空十世孙赵三广在芦塘打游击期间,英勇善战,在平乱吴三桂为代表的叛乱中功绩卓著,被康熙皇帝诰封为昭勇将军,并擢升参将。昂空第十一世孙赵鸣翠以参将身份率军镇守四川樊川,为国效力,造福巴山蜀水。当今更是人才济济。赵琦跻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之列,赵有健走进清华执教,赵永平走出国门,进入联合国任职,赵有雄、赵有健、赵壮壮、赵秉国等四人先后考入清华北大,使黑虎岔成为全省产生清华北大最多的村落之一

黑虎岔村具有光荣的拥军传统。193610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进驻黑虎岔,黑虎岔村民杀猪宰羊款待红军,站岗放哨保护红军,送米送面支援红军,使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在黑虎岔顺利完成了西征前的整编。黑虎岔人以宽广的胸怀收留了杨金兰和王尧女子两位红军伤病员,黑虎岔人以极大的革命热情送出山的优秀子弟赵世杰参加了红军,赵世杰在红军队伍里屡立战功,获得了共和国三枚胸章,与王世华、陈国均并列为会宁红军三杰。

黑虎岔村文化灿烂,歌唱艺术独树一帜。我们村有热爱文艺事业的优良传统,2014年黑虎古调已成功申报为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多次参演过省、市、县举办的文化活动;2016年黑虎古调被中央四套《远方的家》栏目组录制并播放。多年来,经过我们村民的传承、创新、提炼、总结和宣传,黑虎古调的知名度已逐步提升,成为我们村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黑虎古调》起源于明朝初年,元亡后,流落于黑虎岔村的元朝皇室,能歌善舞,他们起初唱长调后来与汉族的融合中,长调越来越多地融进了汉族唱腔的元素,渐渐变成短调,形成了独具蒙汉民族融合特色唱腔的黑虎古调!几百年来,凡在赵氏家族的重大活动中,都有演唱这种古调,古调内容和曲目不断丰富。《黑虎古调》原有360个曲目,很大部分已失传,保存下来的有近百个曲调。代表曲调有:《浪仙拉驴》、《请神咒》、《青草芽儿升》、《绣我佛》等等。近百年,又在原曲目的基础上,创作部分现代曲目,代表曲目有《割把糜子送红军》、《我给红军织手巾》等,系根据当年红军大会师经过时的情景创作。

黑虎岔赵氏家族对以家族传承为主的地域民间歌谣的自觉保护、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所谓《黑虎古调》是流传在会宁县黑虎岔为代表的这一历史上汉蒙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有民间歌谣类型。黑虎岔文化既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传承、发展的缩影。其民间歌谣,从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到功能作用,不仅具有文学艺术审美的价值,同时还有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黑虎岔村山川形胜,物华天宝,黑虎岔村有一处天然湿地,位于庙湾一带,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湿地内有大片森林、泥沼和水塘。水塘内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和毛拉等水生植物,水域中有上万尾大小野生鱼类和野鸭、白鹤等禽鸟。水面上燕子盘旋起舞,水塘边村民悠闲垂钓,吸引着众多外来游客前来游玩。

黑虎岔村种植砂田瓜类历史悠久,是瓜类的原生地。黑虎岔村致力于“一村一品”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实现特色产业强村和农民增收致富同步推进,瓜类产业已经成为全村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二、产业发展情况

参按照全镇四大特色产业园建设布局,黑虎岔村立足村情实际,大力发展砂田西瓜、优质苹果种植和肉牛、肉羊等养殖产业,着力打造林果养殖特色产业园。全村种植砂田西瓜、蜜瓜等瓜类7000多亩,涉及农户368户,规划发展砂田西瓜1000亩。全村种植优质苹果,80多亩,涉及农户30余户。全村肉牛饲养量20余头,主要分布在三社,涉及农户2;肉羊饲养量2000余只,涉及农户200余户;能繁母猪饲养100余头,主要分布在新社、一社,涉及农户2户。同时,全村有外出务工户100余户,个体经营户9户,整户常年外出户10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本村近年来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新建1000余平米村级阵地、高标准农田1500余亩、渠道衬砌20余公里、道路硬化8公里,砂化4.5公里、新建村卫生室1所。

四、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有村干部4人,包括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人,定补村干部,6(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人,党总支副书记1人,村委会副主任1人,文书1),村监委会主任1人,村妇联主席1人,其中党员身份5人,大专学历3人,高中学历3人,妇女干部2人,40岁以下3人,有村民小组长4人,党员1人。

2021年村党总支、村委会结合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召开会议,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商议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谋划,共提出以下几点:

1、黑虎岔村瓜果交易市场建设(建设6000㎡瓜果交易市场)

2、两级泵房提升改造(一二级泵房机组更换);

3、渠道衬砌(衬砌渠道40公里)

4、村组道路硬化(村组道路硬化20公里)

5、村主道路硬化(村主道路硬化5公里)

6、产业路硬化(村产业道路硬化8公里)

7、村组道路亮化(村组道路亮化路灯500个);

8、黑虎岔村蒙古风情湿地公园及乡村旅游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农家乐建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