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中川镇高庙村基本情况简介

索引号:GS4895/2021-15238部门:中川镇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1-09-26

高庙村是中川镇四个川区村之一,位于镇政府以北8公里处,距县城15公里,窝华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98户1631人。耕地面积7466亩,其中川台地990亩,梯田3000亩。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4994元。近年来,高庙村依托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有蔬菜种植传统的比较优势,把蔬菜种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发展以日光温室、高标准塑料大棚、露天蔬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

一、理清发展思路。结合本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村“两委”确立了“种植业调结构,养殖业上规模,劳务经济提收入”的发展致富路子,种植全膜玉米,在增粮稳粮上夯基础,发展蔬菜种植,打造特色富民产业,提升草畜产业,在种草养畜上做文章,加大劳务输转与培训,在劳务经济上下功夫,确保与全县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二、壮大富民产业。在深入分析发展形势、统筹谋划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把培植富民产业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举措。一是种植业调结构。年种植全膜玉米5200多亩,总产量可达308万公斤。依托川区可灌溉的川地,引导群众发展设施和露天蔬菜种植,提高种植收入。累计搭建塑料大棚200多座,日光温室10座,露天蔬菜种植达800余亩。二是养殖业上规模。依托丰富的饲草优势,积极发展养殖业,目前有养殖场2个,规模养殖户31户,在河畔社有全县最大的奶牛养殖场,养殖奶牛3000多头。牛、羊、鸡饲养量达到0.12万头、0.51万只、0.96万只。三是劳务经济提收入。加大富余劳动力的输转和“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力度,让群众懂技术,会致富,年输转劳动力321多人,完成劳务培训22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22万元。

三、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川区3个社的自来水进社工程,预计2015年底完成自来水进户工作;2014年在高庙村统一规划、连片治理新修高标准农田3000亩,硬化村址院落500平方米;全村村组道路总长27.5公里,已硬化6.5公里;累计完成危旧房改造200户。在高庙社有一家以生产加气块为主的常荣建材有限公司,年产量2万立方米加气块、1万立方米外墙保温材料。

今后,村“两委”将按照村级发展规划,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发展的重点,吸引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村办厂,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把本地的产业资源运出去,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