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门镇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
索引号: | GS4157/2021-14579 | 部门: | 柴家门镇 |
---|---|---|---|
栏目: | 卫生健康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1-05-18 |
为有力有序推进新我县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根据《白银市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5-6 月份)》(市防控办密电发〔2021〕5 号)、《会宁县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5-6 月份)》(县防控办发〔2021〕35 号)和市、县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应接尽接、保障安全”原则,集中力量和资源分梯次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尽快建立起阻止疫情输入的群体免疫屏障。按照全县5 月至6月疫苗供应数量,6月底前完成常住人口接种总任务数40%的接种任务8008人。各村(社区)任务数详见附页。
二、接种工作要求
(一)细化目标任务,精准做好疫苗调配使用
本次疫苗接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村(社区)要对照接种任务,压实责任,各村(社区)支部书记负总责,亲自上手,严格按照任务落实接种人数,确定各自辖区内的接种人员数,应接尽接。镇卫生院要做好疫苗的统一管理和保存,按照工作计划、接种能力、预约接种人数,精准接纳疫苗,提高疫苗接种效率,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督导,事后有评估和总结;要明确时间及时掌握接种进度,加强对疫苗存量的监测,科学合理及时控制库存疫苗数量,避免疫苗库存积压,确保分配的疫苗能够“隔日清零”,尽量减少疫苗的损耗,必须将损耗系数控制在 1.05 范围之内。
(二)杜绝形式主义,做好第一、第二剂次的接种街接
各村(社区)注意避免组织动员工作中简单化、粗放式管理,尤其要避免对户籍“一刀切”,对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区别对待;镇卫生院要避免对剂次“一刀切”,仅侧重第一剂次的接种而忽略第二剂次的接种。应按照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确保第二剂次接种的刚性需求,多措并举加强流动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疫苗接种。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及时告知群众正确掌握第一剂次与第二剂次疫苗接种时间间隔,消除对第二剂次疫苗供应紧张的担忧。明确6月9日前在保障第二剂次刚需的基础上以开展第一剂次接种为主;6月10日开始,停止接种第一剂次(特殊需求除外),全力接种第二剂次;6 月7-9 日为第一剂次、27- 30 日为第二剂次的查漏补缺时间。
(三)加强各环节管理,规范实施疫苗接种
镇卫生院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根据目标人群数,精准测算日接种数量,提前预判接种高峰时段区间,通过现有接种点增加接种台、增设临时接种点等方式,使接种点数量和接种台数量尽快满足辖区接种需求。镇政府成立由政府工作人员、公安、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电力、通讯等组成的工作专班,保障现场接种安全高效有序。现场接种要将接种安全放在首位,按照要求配置冷链设备、信息化设施及接种人员,组织做好人员培训,确保每名接种人员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做到出现异常反应及时识别、快速处置。要按照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原则,做好异常反应应急急救保障。镇卫生院要严格把控疫苗出入关,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杜绝从非正规渠道接受疫苗。务必准确掌握健康咨询、接种禁忌,进一步细化具体操作规范要求,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三查七对一验证”流程操作,做到受种者、预防接种信息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特别注意疫苗接种剂量抽取,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接种。
(四)落实属地和行业责任,做好组织宣传动员
各村(社区)要落实属地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将工作任务细化至社,划定最小单元,明确每个最小责
任单元的人员构成,向镇卫生院派驻工作专班,根据疫苗到货情况,有序组织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登记预约,精准安排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报送工作信息。每个最小责任单元要提前做好受种人员摸底统计,依托“健康甘肃 APP”“健康新甘肃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预约,同步采用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多渠道预约方式,积极引导群众有序预约、及时接种。各村(社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正面宣传,以提升本行业和单位接种率为目标,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扩大接种覆盖面。镇卫生院要保障一线人员工作条件,加强人员调度,充实工作力量,改善工作环境,及时足额发放防疫津贴和补助,从饮食调节、工作调休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创造有利条件。各村(社区)要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格舆情风险排查和防范;及时澄清各种虚假信息,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及时组织专家解疑释感,打消群众顾虑,提高接种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