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关于进一步从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索引号: | GS3926/2021-14427 | 部门: | 卫生健康局 |
---|---|---|---|
栏目: | 医疗卫生 | 来源: | 会宁县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作者: | 会宁县卫健局 | 日期: | 2021-08-02 |
为积极应对近期多地发生疫情,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决防止输入性疫情发生,持续强化疫情管控,降低疫情输入风险,现就进一步从严做好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做到“五个盯死”,彻底消除疫情防控漏洞短板
(一)盯死重点人群。从严做好来会返会人员排查管理,境外入境及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会返会人员管控是做好“外防输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全流程闭环管控,坚决堵塞防控漏洞。对隔离期满来会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会返会人员实施闭环转运,落实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来会返会人员,落实核酸检测和居家健康监测14天等措施;对其他来会返会人员由村组(社区)、酒店宾馆、接待单位排查管理,全部落实测温、核验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开展日常健康监测。
(二)盯死重点区域。从严消除防控漏洞死角,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群众防控意识普遍较低,目前正值学生放假、农忙返乡、旅游旺季特殊时段,流动人口较多,防控难度较大。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防控主体责任,继续巩固和落实好疫情防控中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坚决防止疫情输入。
(三)盯死重点场所。从严做好防控措施落实,酒店、宾馆、超市、景区、医院、营销摊点等公共场所人员聚集现象普遍,各行业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在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民宿、网约房、出租房、群租房、影院、文博场馆、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洗浴场所、体育场馆等人群密集场所实施“扫码测温、核验通行、通风消杀”措施(可供留宿场所要同时核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后方可办理入住手续)。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实行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预约制,调控进入景点游客数量,引导游客错峰游览,景区和文博场馆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进一步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和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
(四)盯死重点物品。从严做好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进口物品特别是冷链冷冻食品是境外疫情输入传播的主要载体,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总仓”管理要求,对所有进口物品及相关从业人员全覆盖开展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继续落实重点人群、重点物品及其相关环境定期核酸检测措施,根据实际增加核酸检测对象范围和频次。对中高风险地区公共交通工具由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落实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五)盯死重点风险。从严加强问题排查整改,各乡镇、各单位要紧盯本区域、本行业疫情防控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预案再完善,对防控措施再细化,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彻底消除盲区死角。
二、持续强化“五个严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一)严格落实监管规定。加强重点环节监管,全面落实12类高危人群应检尽检要求,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精准发现潜在感染者。加大可疑患者筛查,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严格落实“四早”规定,发挥好发热门诊等哨点作用,未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特别是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不得常规诊治可疑患者。对境外入境来会人员要切实做到从集中隔离点到家门的无缝衔接和管控,实现从身份核实,核酸检测,集中观察到居家健康监测的全流程闭环管控。加强院感防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树牢红线思维和底线思维,开展自查自纠,做到人人自觉防院感。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防控措施落实,决不能松懈麻痹。从严做好药店信息登记工作,全县各药店对每日购买退热、止咳等药品的人员全部进行信息登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县市场监管部门和县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严格落实检测流程。宾馆、酒店、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在全面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企业特别是集中办公的大院(楼),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及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全面落实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值守及外出报告制度,各级党员干部无特殊事由不得到疫情中高风险区出差或旅游,确需出行的做好逐级报备。从严做好公共服务人员防控管理,加强对保洁、保安及餐饮、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快递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防控管理,加强疫情防护培训,明确防护要求,提供必要防护物资保障,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对其居住生活的宿舍、餐厅等场所严格落实消毒、通风等措施,不留死角和盲区。
(四)严格聚集活动管理。严格控制庙会等各类聚集性活动。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原则上不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和一切活动,确需举办的,要落实举办方主体责任,压缩规模、控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50 人),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核验健康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一律报县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五)严格落实包抓领导。各包抓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实行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日通报、日调度制度,各乡镇及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及时总结和交流本乡镇、本部门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三、全面落实“五个坚决”,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坚决提高政治站位。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乡镇、各部门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行动之弦、责任之弦,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依法科学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二)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对本乡镇、本行业、本单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亲力亲为,督战一线,决不能将国家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落实在空上。
(三)坚决做到履职尽责。疫情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种对政府、部门、社会及家庭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各乡镇要切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指南督促、指导好本行业、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干部职工既要履行好本职工作,也要做好对家庭成员、身边人员及群众的科学宣教,积极引导做好个人防护,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四)坚决强化基层组织。从严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三级网格管理是疫情防控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各乡镇要持续发挥好基层组织优势,强化村组社区防控力量建设,统筹做好重点人群居家健康监测及疫苗接种动员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健全村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体系,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综合防控措施,盯死看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认真负起责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群防群控,要全方位排查重点人员,规范做好入境和中高风险区来会返会人员居家健康监测,积极构建以村组(社区)为核心,包片领导负责,基层单位协调联动(公安、市场监管、物业管理、乡镇卫生院、帮扶干部等基层部门单位)、纪检组织监督落实、广大群众充分参与的疫情防控网。加强对红白喜事等民间聚集性活动的排查管理。全县设立疫情防控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人员和行为进行举报,对违规对象和行为及时进行核实处罚(举报电话0943-3226930)。
(五)坚决完成防控任务。疫情就是命令,各乡镇、各部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积极建议广大居民密切关注国内疫情风险地区动态及病例轨迹信息,密切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与防控措施,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非必要,不出境,不出省,不去国内中高风险区,确需出境出省的,要在本单位或本村组(社区)报告报备。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降低因外出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教育引导群众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五还要”,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用公筷、喷嚏咳嗽有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密切观察个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大力宣传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动员所有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群众主动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