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排查结果的报告

索引号:GS3253/2021-13944部门:中川镇
栏目:文化旅游来源:
作者:日期:2021-06-18

 

根据省文旅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文旅厅办字〔2021〕46号)及市、县文旅部门有关要求,结合我镇综合文化站及所属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排查,现将具体排查结果随文上报:

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中川镇综合文化站位于中川村中川街,  2010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为3800,属于砖混结构其中室内面积320,室外面积3000㎡,且有统一的标识牌设置,会宁县中川镇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会宁县文化馆中川分馆”、“会宁县图书馆中川分馆”标识牌已制作并上墙。

(一)基本功能空间设置方面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要求,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共享工程点管理用房及室外活动场等配套设施。文化站设施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及相关手续,且设备完整,性能良好,部分运行规范,有专人管理。多功能活动厅:占地面积约有230㎡,配备设备有桌子40张,椅子108把,公共文化一体机 1 台、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 1 台、终端计算机 3 台、电脑桌椅 3 套、打字复印一体机 1 台、电子数字借阅机 1 台、云屏数字借阅机 1 台、1 台在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书刊阅览室:占地面积约为50㎡,各种图书期刊达6000余册,目前仍为人工借阅方式,配有借阅登记册,配套设施有铁质书架5个,报刊杂志架2个,阅览桌2张,阅览椅10把,按照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对所有图书进行了统一编目上架。培训教室:两间占地面积约为200㎡,配备设备有桌子50张,椅子150把,8.4寸液晶监视器1台、液晶显示屏1台、电视1台、音箱5个、音响设备2套、高清会议摄像机1台、视频链接终端1台。信息共享工程点:配备设施有台式电脑8台,打印机2台,电子数字借阅机1台,公共文化一体机1台,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1台,平板电脑1台,摄像机1台,wifi全覆盖。管理用房:两间占地面积约为40㎡。室外:文体广场占地面积约为2600㎡,内设有文化活动室1间、实体文化舞台1座、篮球场1个、,配备文化器材有乒乓球台2个、告示牌1件、双人钟摆器2件、双人椭圆机2件、太极推揉器2件、双位漫步机1件、、腹肌板1件、举腿收腹训练器1件、腰背伸展器1件、上肢牵引器1件、上肢训练器1件、骑马机1件、划船器1件、组合训练器1件、棋牌桌2件、二位蹬力器2件、三位扭腰器1件、腿部按摩器1件、室外篮球架1套、、羽毛球架2件,且设有文化专栏35个,15米文化墙一个,宣传牌4个,移动宣传展架8个。

(二)人员设置方面:我镇综合文化站根据所承担职能和责任及所服务的乡镇人口规模等因素,配备了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文化站工作人员3名其中1名为副科级文化站长,本科学历,2名为文化专干,本科学历。

(三)经费方面:一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维修、日常运转和业务活动经费列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是按照要求充分使用了免开经费。三是2020年中央、省级补助经费4.5万元,地方补助经费0.5万元,均已拨付配套到位,未挪作他用。

(四)开展服务方面一是图书阅览室免费向广大群众提供多种务农书籍和报刊、杂志等开架阅览和图书借阅服务,围绕中心工作提供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健康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按照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建立了开放制度和制定了服务目录。二是电子阅览室:免费向广大群众提供信息阅览、资源查询、上网学习和各种计算机知识培训等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服务;三是多功能厅:主要提供各类文化培训、会议、讲座、报告和文艺排演等服务;四是文体娱乐室:主要用于群众闲暇时各类活动排演、 自演等文化娱乐活动服务;五是公共电子阅览室:用于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文化服务功能。  

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中川镇下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有67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均已成立了村(社区)中文化中心,且站舍面积均达到国家标准,有统一的标识牌设置,及各类管理制度职责,均已上墙。

(一)基本功能空间设置方面按照《甘肃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全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要求,我镇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均有表演戏台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宣传科普长廊文化社团配套设施。表演戏台:梁堡村、高庙村、高陵村、糜岔村、三岘村、老鸦村、化合村各建有100㎡以上表演戏台1座,中川村(与南峪川社区共有)建有总面积300㎡表演戏台1座。文体广场:每个行政村的文体广场已全部投入使用,内设有文化活动室、表演戏台、篮球场等场地,且配备了各类配套设施及健身器材,目前只有个别村的部分设施设备及健身器材需要更换,大部分村的性能良好,运行正常。农家书屋10个行政村及1个社区均设有农家书屋,占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统一制作“农家书屋”标识牌并已上墙,配有图书管理员1名,目前为人工借阅方式,有配套的阅览桌椅,按照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对所有图书进行了统一编目上架。多功能活动配备设备有电子显示屏1台、台式电脑1台、电视1台、打印机1台、音响设备1套及其他相应设施设备。文化宣传科普长廊:中川村设有15米文化墙1个,梁堡村、高陵村、高庙村、糜岔村、三岘村、大墩村、化合村、王磨村、老鸦村均设有10米文化墙一个,中川村设有文化专栏35个、宣传牌5个和移动宣传展架8个,文化宣传科普长廊宣传内容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乡风民俗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其他相关知识宣传。文化社团:成立的文化社团有志愿者文化社团、广场舞文艺小分队、社火文艺小分队和秦腔自乐班,人数均在25人以上,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满足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二)人员设置方面我镇各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根据所承担职能和责任及所服务的村民人口规模等因素,均配备了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文化服务管理人员1名,由村(社区)文书兼职担任,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没有单独经费。

(三)开展服务方面:各村(社区)按照要求制定了年度服务计划,一是图书阅览室、文体娱乐室等服务项目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达30小时以上;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三是发展和壮大各村文体队伍;四是继续完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各月份活动计划,并按照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所有公共文化设施运行良好,且配发的文化设备器材没有出现损坏或者缺失现象,都能够正常使用,但通过此次排查发现,仍存在以下两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文化设备闲置使用率低。部分文化设施设备和功能还不够完善;电子数字借阅机几乎闲置,未得到有效利用;公共文化一体机和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未安装投入使用;摄像机闲置未利用;各种乐器类文体设备一年只有在大型节庆活动中使用几次,其余闲暇时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使用较低。

二是设备管理不力,设备无正常固定存放点。音响、乐器类等大部分文化设备器材有外借,保护和重视程度还不够,管理体制和人员配置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自查发现问题,加强设备管理,切实发挥好省市县配发文化设备器材的作用。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文化设备器材保护力度,确保文化活动日常化,使村级文化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制定管理制度,行政村落实专人管理负责制,外借的设备做好登记记录,履行做好借用、归还手续,凡有损坏或丢失的一律负责照价赔偿制。三是合理配发器材,尽可能的选用一些经济实用的文化设备器材,以便各村在活动时配上用场、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