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

索引号:GS1830/2021-12956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栏目:规划计划来源:
作者:日期:2021-04-26

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十三届省纪委五次全会、八届市纪委六次全会和和十五届县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以稳就业保就业为工作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确保“十四五”全县人社事业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聚焦政治建设,践行“两个维护”

1.强化思想引领。坚定不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思践行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的政治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锤炼党性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自觉,用实干提振精气神,以担当争做排头兵。

2.严守纪律规矩。严格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建立起遵规守纪新常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纠治政治意识淡化、政治立场不稳和政治能力不强等问题。

3.加大廉政教育。深化党内法规学习,依托我县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基地,运用现场教学、廉政党课、党规党纪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帮助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廉洁意识,坚守纪律底线,做合格党员,创优良业绩,为人民造福。以各类已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为例,定期开展警示教育,用好用活反面教材,查找问题症结,堵塞监管漏洞,放大警示效应,确保入脑入心。

二、聚焦制度建设,加强责任落实

4.强化领导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对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局党组要切实扛牢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党组成员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定期过问、检查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做到主动抓、全面抓、严格抓。要把各党支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着力解决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5.强化制度执行。健全履责报告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按时汇报分管领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推行廉政承诺制度,全体人员签订廉政承诺书,从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廉政准则等方面作出承诺。健全约谈提醒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和整改落实,强化督促提醒,按照“四必谈”的要求开展廉政约谈,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将“两个责任”压力传导到末梢神经。严格执行学习制度,认真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宣传宣讲,严格执行党中央、省市县委和局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婚丧嫁娶事宜报告制度。

6.强化追责问责。坚持把问责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用好问责条例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并纠正问题,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责、选人用人问题突出、不作为乱作为的,对担当精神不足、压力传导递减、形式主义抬头、工作落实不力、创先争优意识不强的,要敢于较真较劲、追责问责、通报曝光,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

三、聚焦日常监管,守住法纪底线

7.加强党内监督。着力推进监督工作全覆盖,人社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针对廉政风险大的权责事项,要及时发现和督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股室和单位,对其日常管理、党员队伍建设、权力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等开展深入调查,查找问题,化解矛盾,净化政治生态。以落实集体领导制度为监督执纪重点,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持续加大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监督力度,把好系统内干部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关,杜绝出现任何问题。

8.排查廉政风险。落实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排查廉政风险点,修订完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手册》。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就业资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进一步健全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职称评聘、工资福利、人事调动制度体系,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围绕职业能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伤及劳动能力鉴定、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源头上不出问题。

9.突出重点工作。以 全力实施“七大工程”为重点,加强有关就业创业、社保服务、人事人才、居民增收、劳动关系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目标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开展、人社扶贫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行风效能建设等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约谈提醒、函询等方式,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着力营造有责必问、失责必究氛围。坚持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跟踪问效,严肃问责,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整改,确保如期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聚焦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10.狠刹“四风”不松懈。坚持经常抓、抓经常,盯住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关键少数”,对巡视巡察、来信来访、明察暗访、专项审计中发现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紧抓不放;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样、不落实、乱落实、假落实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集中整治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群众痛点难点堵点,严肃查处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深入开展劳动用工检查,突出抓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严肃查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各类问题。加强对劳资纠纷的检查查处力度,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做好重大政策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紧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瞄准影响发展的“中梗阻”问题,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11.改进作风不懈怠。实施行风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培育行风文化基础,推进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和“不来即享”政务服务,推进“一件事”打包办落实落地。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动人社服务“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开展特殊情况“代理办”“上门办”。强化窗口单位日常监督,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在整改问题方面持续发力,促进窗口单位作风建设进一步好转。

12.监督落实不推责。加强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省委“双十条”、市委“十六条”和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坚定制度自信,带头执行党内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办法、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办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等局内规章制度,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忠实履行责任,带动形成人人按制度办事、事事按制度办理的行动自觉。加强全局督查检查考核活动的统筹调度,减少频次,避免扎堆,提升实效。加强日常管理,认真受理监督举报事项,持续加大“庸懒散慢”和“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专项整治力度。

五、聚焦队伍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13.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知责负责守责尽责,认真履行领导、管理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带头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有关规定,时刻提醒、严格管理亲属家人,防止“家里起火”“后院失守”,管好“身边人”,用好“手中权”。

14.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加强党的建设上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综合运用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和民主生活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的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正确用权。精准运用“四种形态”,重点在抓早抓小抓前上下功夫,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提醒的及时提醒,该批评的及时批评,该处理的及时处理,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违纪问题发展为违法行为,让监督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文化。

15.全力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与便民利民相结合,全力推进法治人社建设,把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按政策办事,做到严格规范,确保优质高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衔接,全力支持纪委开展监督、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等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纪委检查巡查组现场监督局内各项工作,定期报送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内控机制,不断强化内部监督,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促进和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