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会宁县境内祖厉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建议
索引号: | GS4262/2017-11751 | 部门: | 会宁县人民政府 |
---|---|---|---|
栏目: | 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 来源: | 本站原创 |
作者: | 佚名 | 日期: | 2017-04-01 |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
第63号提案的答复
赵有康、魏启云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会宁县境内祖厉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东南端,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6439平方公里,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17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5.93%,平均侵蚀模数6050吨/平方公里,祖厉河贯通全县南北,由南向北经靖远北部大芦乡汇入黄河,祖厉河流域是全国水土保持三区复核划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维护国土安全、保护黄河水源,2009年以来,先后争取在会宁县实施了“全省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会宁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会宁县祖河项目区和会宁县新添项目区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以坡改梯为主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梯田建设为夯实农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做出了“全省2009-2012年新修500万亩梯田”的重大决策,2013-2016年全省实施第二轮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会宁县列入实施范围,7年来整合发改、水利、扶贫、国土等部门资金39266.15万元。共完成梯田面积69.38万亩。水利方面,2010~2012年实施的会宁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完成投资5965.10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85平方公里。2008-2015年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会宁县祖河项目区和会宁县新添项目区累计完成投资6047万元,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4.83平方公里。2014年,会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以“巩固一个基础,实施六大工程,加快一个发展”为重点,完成各类造林20万亩,其中:千村万户绿化工程5.0万亩;绿色通道工程600公里;特色经济林工程5.0万亩;荒山造林工程8.2万亩;大环境绿化工程0.7万亩;培育优质种苗苗0.4万亩;农田林网0.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并编制了《会宁县百万亩林果产业发展规划》,即:到2020年,实现20万亩苹果、30万亩仁用杏、50万亩核桃的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使人均林果面积达到2亩;编制了《会宁县华家岭50万亩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规划》,即到2020年,在华家岭林带两侧会宁段所辖党家岘乡、杨崖集乡、会师镇、翟家所乡、新添堡乡、丁家沟乡、侯家川乡、中川乡8个乡(镇)54个行政村590个自然村及沙家湾林业站完成造林38.49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0.33万亩,经济林8.16万亩;低效林改造1.43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道路绿化506.9公里,村屯绿化590个;编制了《会宁县铁木山50万亩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规划》,即到2020年,在铁木山自然保护区周围会宁县所辖甘沟驿镇、汉岔乡、头寨镇三个乡(镇)22个行政村220个自然村和铁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完成造林31.49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5.03万亩,经济林16.46万亩;封山育林6.74万亩,道路绿化216.2km,村屯绿化220个。随着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逐步实施将对祖厉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建设与保护,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经调研,市林业局对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会宁县境内祖厉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建议”非常赞成。正如你们提到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加快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市水务部门已将祖厉河流域治理项目纳入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规划并完成白银市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多次向水利部、省水利厅汇报,并编制了《黄河上游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将祖厉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点项目列入,该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目前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每年安排资金对该流域进行治理,对于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会宁县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安排编制规划,按程序上报省水利厅争取更多的资金进行治理,加快祖厉河流域治理步伐。
感谢你们对林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