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13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发展康养产业、促进转型发展的建议)
索引号: | GS4262/2017-11748 | 部门: | 会宁县人民政府 |
---|---|---|---|
栏目: | 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 来源: | 白银市民政局 |
作者: | 佚名 | 日期: | 2017-08-23 |
民革白银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发展康养产业、促进转型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市政发〔2014〕278号),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培育开发老年经色旅游市场,开发老年宜居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一、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
市政府《实施意见》(市政发〔2014〕278号)明确提出:“实行简政放权,放开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按照先两区,后三县的建设思路,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区和积极性高、养老服务需求强的县,建设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示范性养老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对闲置的医院、学校、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用房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兴办养老机构。鼓励个人利用社区居民住宅和农村闲置房屋,兴办家庭化、个性化的托老所等养老机构。”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等9厅委局下发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的通知》(甘民发〔2015〕109号),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运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9局委会进行了转发(市民发〔2015〕159号),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目前,全市已投入运营的有白银区银光社区护养院和白银区工农路爱心养老院2家民办养老机构,总投资590万元,设置床位140张,入住老人41人。
二、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积极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升养老行业护理水平。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等9委局印发了《白银市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市卫发〔2016〕112号)。市福利院、市老年福利公寓都设置了康复理疗室,配备相关器材,供老年人康复使用。市县区社会福利机构有的设立了医疗室(站),有的与专业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入院老人看病难的问题有了初步缓解,提升了养老行业护理水平。根据省卫计委、省民政厅《关于确定省级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甘卫发〔2016〕116号)精神,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设立了医养结合养老中心,开展针灸、理疗、康复等为主的专科病区和高龄老年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养护等为主的特殊服务或个性化服务病区。该项目被列为全省6家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之一,按照相关要求,我局已颁发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并从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下拨50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启动。
三、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进度
根据《甘肃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省民政厅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将大力实施“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两个支撑、抓好三个关键、提供四项服务、做到五个统一”的“12345”工程,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分级管理的“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017年建成省级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云平台,形成包括全省养老服务信息网站、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应用中心在内的“一网一系统三中心”,所有市(州)均建立市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部分县(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分中心,到2020年扩大到所有有需求的县。
按照“统一热线、集中支撑;座席分布、分级管理;虚实结合、就近服务;市场化运作、老年人受益”的原则,白银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成后主要根据老年人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情感需求等状况,提供生活照料、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求助等服务项目。逐步建立健全与养老服务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养老服务向适度普惠型发展。
贵委提出的建议,符合中央、省、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精神,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纳。我们相信,通过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全民关怀,随着中央、省、市加快养老服务业政策的落实,我市养老事业一定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一定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
非常感谢贵委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白银民政事业发展!
联系人:薛生栋
联系电话:823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