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建议
索引号: | GS4262/2020-11740 | 部门: | 会宁县人民政府 |
---|---|---|---|
栏目: | 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 来源: | 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 | 2020-08-04 |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就帮扶残疾人就业提出了众多议案,更加明确了残疾人事业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县残疾人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为了实现全县脱贫攻坚总目标,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关注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帮助残疾人提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我县残疾人就业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县残联统计,全县共有3.7万残疾人,其中持二代残疾人证的有17704人,占总人口的6.03%。目前,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的各类残疾人有2243人。我县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就业总体压力大。近些年来,总体就业形势一直比较紧张,在各方面就业大军中,残疾人始终处于弱势,就业压力更大。
(二)社会就业环境欠佳。我县分别借助“爱耳日”“助残日”等各种活动,广泛宣传涉及残疾人的法律法规,争取社会人士对残疾人的理解、支持、关心、关爱,但由于残疾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条件缺陷,素质普遍偏低等因素,往往存在歧视、无视、漠不关心等现象,在劳动保障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
(三)就业收入偏低。很多企业给残疾人的工资相对较低,基本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各种保险也很难依法落实。有些企事业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从根本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
(四)政策法规有待健全完善。《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法规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现行法规的执法力度不够,对某些就业歧视行为、拒不执行法规的行为,没有强制执行和处罚的措施。
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部门责任。制定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制度,及时分析解决残疾人就业方面的问题,建立人社、财政、地税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创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计划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精准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议人社局和残联建立培训常态机制,加强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三)完善就业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要结合我县残疾人实际,出台与国家残疾人就业政策相配套的实施细则;要加大政策法规的执法检查,对违反残疾人就业保障法规的行为,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和处罚结果。
(四)制定就业扶持政策,给予适当照顾。教育、人社、残联等部门要根据残疾人的特殊困难,联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各用人单位在招考录用人员时,应针对残疾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岗位设置、考试方式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对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大学生,政府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