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汇报会
索引号: | GS3110/2015-11698 | 部门: | 会宁县人民政府 |
---|---|---|---|
栏目: | 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 来源: | 会宁县信息中心 |
作者: | 会宁县信息中心 | 日期: | 2015-11-16 |
近日,会宁县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汇报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效的举措,强力推进三级服务体系个性化布局、特色化建设、差异化运营,迅速在全县掀起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热潮。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进军,副县长鲁家军出席会议。
李进军在讲话时指出,电子商务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其实质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三农”,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而且促进了流通方式创新和流通现代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总的来看,会宁电子商务工作定位准确、思路清晰、推进扎实。但由于受自身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我们所做的工作,仍局限在基础层面。对比全国、全省、全市的情况,全县电子商务总量小、基础薄弱是客观因素,但关键是在重视程度、融入速度、推广力度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李进军强调,县乡村中心、站、点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是农村电商的最末梢,具有指导开店、规范运营、示范引领的作用。要加快推进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规范运营,进一步做好交流协作服务,加强与外部电商的沟通、交流,进行平台数据统计,做好产业推进服务、网店技术服务、产业宣传等服务;要按期完成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期限,11月底前全面完成28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8个贫困村和100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建设任务;要纵深推进“1+9”电子商务一条街示范,精心打造全县40多种农特产品品牌,深度构建计划、生产、交易、运输一体化供应链,开发、加工、推广一体化产业链,品牌、品质、文化一体化价值链。
李进军强调,电子商务是一项涵盖产业、总揽时空、链接城乡、连接供需的新型经济业态,要协同做好网络覆盖,交通运输,产业培育,流通产品加工,网销产品及美工,物流配送,收发仓储等基础服务,营造农村电子商务良好生态链,支撑农村多角度、多方式“触网”、“触电”。要精心打造产业品牌,做好商标注册,依托全县的农产品优势资源,打响“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肉羊之乡”、“中国亚麻籽之乡”三个品牌,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原产地认证,深度开发高端产品,打造一批网货精品,培育一批初级农产品网销产品;要无缝对接物流配送,加快北城区物流产业园论证、规划、立项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推动配送、货运、分检、冷链仓储立体配套。要创造条件引进总部型物流企业,开展资金结算,营运控制,信息管理等高端业务;要加快普及宽带乡村,加强和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移动通讯、互联网宽带、广播电视 “三网融合”,不断促进电子商务运营商、增值服务商、金融服务机构无缝对接,逐步构建网络交易支撑体系;要建立健全追溯体系,加快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网销追溯体系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鼓励企业开发相应软件,让消费者从产品播种、培育环节就开始介入并进行安全监控。
鲁家军主持会议。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甘肃负责人在会上就电子商务进农村情况做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