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 试验区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 GS5106/2020-11533 | 部门: | 会宁县人民政府 |
---|---|---|---|
栏目: | 县级政策解读 | 来源: | 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县融媒体中心 | 日期: | 2020-03-13 |
《会宁县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方案》明确,到2023年,力争实现我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我县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青少年学生近视检出率低于全国和全省总体水平。
《方案》要求,我县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各级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相关政策规定,坚持“零起点”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超前教学。一是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时间,实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程。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量、内容、时间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二是缩短寄宿制学校晚自习时间。三是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方案》明确,切实保证我县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一是开足开齐体育课程,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二是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实施节假日及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举办风筝文体节,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垒球等视觉追踪类视光特色化体育项目。三是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统一保管。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四是开展寻找最亮眼睛活动,选树视力健康榜样少年。五是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在我县内每年创建10所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并对示范学校予以资金奖补。
《方案》要求,我县各中小学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明确家庭在儿童视力健康维护中的主体责任,践行用眼卫生标准,营造利于孩子视力健康发展的居家视觉环境,引导家长共同开展近视防控。家长应当高度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孩子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保障孩子睡眠和营养、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减轻课外学习负担、正面管教孩子用眼卫生,改变“重治轻防”观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各乡镇、校积极开展家庭视健康样本工程,每年度评选100个县级“视健康样本家庭”。
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会宁县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03-13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