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驿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检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索引号: | GS3864/2020-10826 | 部门: | 郭城驿镇 |
---|---|---|---|
栏目: | 乡村振兴 | 来源: | 郭城驿镇 |
作者: | 日期: | 2020-10-29 |
郭城驿镇有户籍人口8701户32415人,其中常住人口5960户29220人。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2户901人,贫困发生率2.88。2014至2019年累计脱贫171户80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8,今年完成剩余21户91人脱贫退出工作。
一、检视工作开展情况
9月份以来,我镇根据2020年度退出验收和脱贫成果全面检视工作要求,贫困户退出按照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4000元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等6项指标,对全镇2019年底21户91人未脱贫户进行逐户核查自验,同时对2014至2019年累计脱贫171户807人进行全面检视,10月份结合大数据信息平台村表、户表和成员信息核对工作,在逐户逐人逐项核对信息的基础上,再次对贫困户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了核对。全镇11个行政村和21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达到退出标准。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子系统信息,10月31日前将全部完成更新。
二、“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
(一)教育扶贫。全镇现有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3421人(残疾学生26人,其中送教上门1人,随班就读学生22人,特殊学校就读学生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人,已脱贫2人。我们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要求,联合镇教管中心、派出所定期进行系统比对,及时解决信息不匹配、不一致等问题。全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教育资助政策,信息与大数据平台一致,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
(二)基本医疗。全镇2019年完成合作医疗缴费5960户28361人709.025万元,占应缴费比例的97。其中:贫困户192户901人22.525万元,本地参保840人,异地参保61人,参保率100。今年9月份开始缴费以来,应缴费29634人,已收缴11230人,缴纳比例为38%。同时我们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认真落实参合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基本医疗特惠政策、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等相关政策,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方位推进“一人一策”帮扶措施。
(三)住房安全。全镇2017年-2019年危房改造农户668户(贫困户24户、非贫困户644户),2016年以前安全住房5832户。2020年全镇需完成房屋改造6户,目前已全部竣工。在农村住房全面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辖区内住房持续排查,重点突出土木结构房屋核查情况,切实做好边缘房动态监测,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同时,按照“四全一规范”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档案资料质量,做到住房信息全覆盖、零遗漏。
(四)安全饮水。全镇常住人口中,其中采取“自来水入户+水窖”解决安全饮水5807户(其中贫困户185户,一般户5622户);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点+水窖”解决安全饮水153户(其中贫困户7户,一般户146户),建成供水点4座;采取“自来水邻里取水+水窖”解决安全饮水1166户。2020年全镇新入户任务84户,需改造提升186户(即冻管、主支管道破裂及高位水池位置低导致供水管道压力不足等问题户),目前已全部完成任务。同时,认真落实农村安全饮水三级管理办法,多措并举强化供水保障,聚力实现人饮供水管理“服务在村上、缴费在卡上、信息在网上”,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三、“5+1”巩固提升行动
(一)产业扶贫。抓好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两个基础产业,今年共完成顶凌覆膜3.9万亩。紧盯瓜、果、菜三大增收产业,全镇砂田瓜类种植4万亩,优质苹果种植1万亩,蔬菜种植0.6万亩(其中塑料大棚1749座)。全面开展达标户种畜流失排查,没有排查出种畜肉牛流失问题。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主要增收产业192户,覆盖率100%;产业达标户192户,达标率为100%。
(二)易地扶贫搬迁。全镇有“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户7户,已脱贫7户,全部搬迁入住,后续产业均为优质苹果种植,已全部划分到户,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能够确保搬迁户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三)就业扶贫方面。积极引导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本地民营企业等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完成劳动力输转4990人(输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2人,边缘人口13人),其中:就近就地输转务工人员2635人,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输转建档立卡户48人,全面完成务工人员输转任务。
(四)兜底保障方面。全镇兜底保障对象350户965人,其中:一类92户187人,二类201户712人,特困供养57户66人。脱贫监测人口兜底保障1户2人,边缘人口兜底保障3户10人。不断强化“两项制度”衔接,靠实监护监管责任,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居住环境、个人卫生、住房等基本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政策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对象监护走访工作正常开展,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补尽补、应养尽养。
(五)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2018年以来全镇11个村党群创业互助基金共申请申万宏源产业发展扶贫专项资金115万元,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党费扶贫资金40万元,通过与会宁县小科家庭种植农场、会宁县兴盛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发展蔬菜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35万到期资金已完成回收,正在开展二次投放手续办理。2020年天津市和平区扶持我镇贫困残疾人发展产业项目2.5万元,为我镇28户34人残疾人家庭购置有机肥21.2吨,促进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切实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六)交通扶贫及人居环境。交通扶贫方面:全镇共有县乡铺油路29公里,硬化路50.7公里,为确保道路畅通,由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对所有道路特别是水毁道路进行日常养护管理,11个行政村实现通村道路硬化全覆盖。人居环境方面:坚持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拓展,聚力念好“填、拆、归、清、修”五字经,围绕“一河一渠三路”(一河:祖厉河干流;一渠:靖会干渠;三路:G247线、S209线、红土公路)进行重点清理整治,组织发动群众全力推进“四治五改八清”工作(四治:治脏、治污、治乱、治建,五改: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圈,八清:清垃圾、清残垣、清草堆、清粪堆、清田园、清河道、清庭院、清白色污染)累计发动群众20000余人,捡拾田间尾菜40余吨,清理国道247线、S209线沿线杂草10余吨、对沿线4处公场柴草堆进行归整并采用彩钢遮挡美化600米,清理垃圾500余吨、残垣50余吨,回收废旧地膜100余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我镇为非贫困乡镇,申请项目资金困难,目前还有未硬化村组巷道55.44公里,需要密切衔接县交通等部门分年度、分批次列入全县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二是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进度缓慢。从9月中旬缴费工作开始至今缴费比例仅达到应缴费人口的38%,比例偏低,进度缓慢。三是子系统信息检视修改质量不高,业务人员在对行政村历年主要指标62项、贫困户42项指标、贫困人口13项指标核对过程中考虑不全面,存在改旧出新现象,数据质量提升效果不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查检视工作为契机,要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政策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强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各级各类问题整改再“回头看”、再督查、再检查、再核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统筹衔接乡村振兴。一是村户资料再规范。村级资料方面:对2020年贫困户享受政策及时运转整理,收集归档各类佐证资料。户内资料方面:全面准确填写《扶贫手册》2020年享受的政策及落实的帮扶措施,确保村户资料运转及时、归档整齐、真实可信。二是成效检视再加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干部对检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消除普查结束后消极怠工的错误思想和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尾声的错误认识。三是政策宣传再强化。常态化开展扶贫政策宣传,讲好“脱贫故事”,全方位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满意度。四是数据维护再精准。深入细致开展数据质量检视工作,据实修改完善帮扶信息,逐条逐户逐项进行数据清洗,确保基础信息准确、完整,确保扶贫成效考核不出任何问题,确保扶贫实效和脱贫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