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常见病及防治
索引号: | GS4182/2020-10220 | 部门: | 大沟镇 |
---|---|---|---|
栏目: | 强农惠农信息 | 来源: | 会宁县政府 |
作者: | 日期: | 2020-07-02 |
马铃薯也称洋芋、土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茄科茄属,由于其适应能力强,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成为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不仅种植面积广,而且马铃薯的品质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但是在农户种植过程中,病害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其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及产量,影响其食用价值的同时也降低了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种植中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马铃薯早疫病
症状及产生原因
导致马铃薯出现早疫病的病原菌大多是生长在植株残体上或者是以其他形式寄生在植物身上的,是一种原菌属半知菌类。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雨天这种潮湿天气,马铃薯植株被感染的部位就会产生孢子,而且这种孢子的生存能力极强,对温度,湿度等因素要求也很低,所以病菌就会随风传播,导致马铃薯植株大面积感染。一般来说早疫病的孢子比晚疫病要少,所以病症表现比较早,对叶面适度的依赖程度也相对比较低。主要的表现特点就是叶面出现斑点。导致马铃薯早疫病的主要原因是植株生长环境相对比较差,不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不适合植株的健康,主要是由于缺水,气温偏高和缺少肥料等外部因素导致的。
防治措施
要防止马铃薯早疫病,首先要从植株的生长环境入手,尽量避免植株逆境成长,给以植株良好的生存环境,主要从保证植株可以吸收充足水分,给予植株适合的生长温度和给予一定的肥料几个方面入手。其次,也要注意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及时喷洒防虫防害的农药。喷洒农药的具体种类和相关计量根据植株感染情况,时间,植株成长状况综合计算。最后,在马铃薯收获后,要注重灭茬处理,避免下一年出现病菌,从根源上阻止马铃薯感染早疫病。
2. 马铃薯晚疫病
症状及成因
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但是主要是在马铃薯开花前后这一时期发病几率比较大。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主要是以菌丝体形式残留在植物种子或块茎中的。到了第二年伴随着种子的生长或块茎的种植也随之成长。这种病菌在气候凉爽,水分充足,气候潮湿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引起晚疫病的发作,但是如果其生长环境一直保持良好,有时相对炎热的情况下也会扩散甚至导致马铃薯患病。虽然马铃薯晚疫病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出现不同的变现症状,但是最初发病时几乎都是绿的圆润小斑点,然后逐步向整个页面扩散。也可能在植株叶子背面出现白色毛绒。
防治措施
防止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要从根本遏制其发生可能,就是在选种时筛选健康没有携带病菌的种子,而且在选好种之后,注意单收,单存,单藏。其次就是严格监控天气情况,尤其是在马铃薯开花前后,避免马铃薯凉爽且潮湿的生长环境,必要时要采取措施营造为马铃薯制造更好的生长温度,适度空间。最后就是在马铃薯开花前后,注意给马铃薯及时喷洒相关的预防农药,在马铃薯的各个过程和生长时期防止马铃薯感染晚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