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探索创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照料新模式

索引号:GS1805/2020-10023部门:民政局
栏目:社会救助来源:民政局
作者:日期:2020-11-24

为有效破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生活照料、住院陪护难问题,会宁县积极探索创新生活照料模式,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条件切实得到改善。我县这一创新模式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民政部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且被民政部确定为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县。

落实“三个到位”,靠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生活照料责任。一是县乡村各级责任落实到位。在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方面,县民政局内设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核定人员编制6个,全县28个乡镇共确定民政专干35名,确保辖区人口较小的乡镇至少有1名民政专干,较大的乡镇有2-3名民政专干。为进一步充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力量,积极落实《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意见》精神,会宁县创新工作力量配备方式,由第三方服务机构向县民政局、各乡镇以及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派遣工作人员67名。全县1628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与乡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监护人、第三方服务机构全部签订了5方监护照料协议,进一步明确了监护照料的服务内容和各方责任。乡村干部每月开展不少于3次的逐村逐户走访探视,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日常照料、住房安全、疾病治疗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同时,监督考核监护人履行日常监护义务、第三方服务机构履行基本补充照料情况。二是监护人监护责任履行到位。监护人在做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照料的同时,实时掌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身体状态及生活状况,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个人、生活环境卫生保持基本的干净整洁、水电气煤等使用安全。三是第三方机构服务提供到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30分钟服务圈”为半径(服务人员步行30分钟就能到服务对象家中),根据全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分布,设立服务网点,优先聘用有照护能力的农村闲置劳动力、留守妇女等为服务人员,形成网格化服务,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每月不少于三次的居家环境清扫、个人卫生清洁、衣物被褥清洗、健康状况监测以及水电气煤使用安全隐患排查等上门服务。此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已为全县1628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了41465次上门服务,支出资金130万元。

围绕“三个注重”,强化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一是注重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印发2500份宣传手册和彩页,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健康状况的舆论氛围,让特困人员、监护人等相关群体认识到,符合条件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病住院可通过申请得到专人陪护待遇。二是注重优化程序。对正常住院需陪护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由本人或监护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和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审批后,委托监护人或第三方服务人员到医院陪护;对紧急住院需要第一时间陪护的,由本人或监护人向乡镇人民政府电话申请,县民政部门备案,及时委派监护人或第三方服务人员陪护。三是注重陪护质量。自筹资金,为全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了“住院陪护”等商业保险。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院后,按照每人每天150元的住院陪护标准,向陪护人发放陪护费用,确保陪护人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能够提供全天候、高质量的服务。截至目前,共对49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落实了住院陪护保,赔付资金达到13.2万元。

依托“三个机制”,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资金实效。一是健全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实行监护人监护照料与购买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统筹使用照料护理费。将所有城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费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统筹用于购买社会化服务,剩余部分全部通过惠农“一折通”发放给监护人或照料人。这种做法既提高了监护人做好日常照料工作的积极性,又通过第三方机构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了更专业、更全面的补充服务。在加大资金投入方面,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中央、省级当年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总量的2%,用于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力量,累计投入300多万元。省、市、县财政安排3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弥补社会救助工作经费不足,确保了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二是健全照料服务实效考核机制。坚持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照料服务工作同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定期对乡镇干部走访探视、监护责任履行等重点工作进行督查考评。制定了《第三方服务机构照料护理服务绩效考核办法》,每月10日前,组织专人随机选取乡镇,通过查看服务登记册、影像资料,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第三方机构上月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出现差、一般或弄虚作假的,扣减当月服务总费用的0.2%—5%。同时,对监护人监护情况一并考核,对履行监护义务不到位的,及时进行调整更换。通过照料服务质量与资金直接挂钩,确保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生活照料不出问题。三是健全照料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成立了由县民政局局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相关单位紧密衔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提升全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照料服务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