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民生】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为这个“会宁模式”点赞

部门:民政局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民政局 | 作者: | 日期:2020-05-15 14:31:39 | 阅读: 315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会宁县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三个聚焦”,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完善制度,改革创新,规范发展,在兜底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针对于分散特困供养对象以及经济困难老人的兜底保障工作即社会化养老的“会宁模式”也一度引起了相关行业部门的重视。

A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首先来到了会宁县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瑞祥老年人服务中心开展调研。调研组本次主要聚焦调研会宁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以期更好的完善和推进该项工作扎实贯彻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该服务机构,调研组通过浏览展板、观看电视汇报片——《博爱在心 行动于身》以及查阅相关文件、台账、询问相关问题等,对会宁全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有了全局性的认识。尤其对会宁有效破解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人居环境,解决个人卫生脏乱差等视觉贫困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调研组在第三方服务机构结束调研后,来到了该县翟家所镇张城堡村和杜家大湾村实地走访调研,全面了解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召开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座谈会。   结合调研情况,调研组对会宁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调研组一致要求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脱贫攻坚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兜底保障机制,要继续精准施策,充分展现出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要进一步做好“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该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有智认为:“这次调研就是让我们进一步面对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以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补尽补、应救尽救’,促使全县兜底保障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B

2020年2月,经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会宁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至此,会宁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不断迈向了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但,会宁还得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截止4月份,会宁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1939户39130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527户1686人;共有兜底保障对象8254户19811人;全县农村低保保障面为7.6%,兜底保障面为3.8%。从全县实际来看,在兜底保障方面仍然需要政府及全社会继续努力,完善服务体系。   2019年,我国距离标准的“老龄化社会”只差1.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关乎每一个家庭。

为了有效破解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的人居环境,个人卫生脏乱差等视觉贫困问题,会宁县民政局一方面督促动员全县2000多名乡村干部逐村逐户走访,摸清底数,并形成长效机制,每月定期探视走访。另一方面,通过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强化基本补充服务,服务方式由“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前会宁县设立服务网点334个,聘用周边村组有照护能力的服务人员334名,形成“网格化”服务。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定期为全县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经济困难老人提供确定专人、确定时间、确定地点的“三定”服务。    瑞祥老年人服务中心创始人赵军明表示,根据会宁民政局的相关要求,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整个服务中必须做到严、亲、细、精,并以“博爱在心、行动于身”和“精心做小事、敬老立大志”作为服务机构的座右铭。这样才能做好服务工作,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马虎。他对做好第三方服务很有信心。他创办的瑞祥老年人服务中心是一家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专业护理等为一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办公场所500多平方米,管理人员25名,其他服务人360名,兼职医护人员18名,高级养老护理师12名,养老评估师3名,志愿者150名。机构健全,设施完善,能够承担政府委托的各项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工作。

该县太平店镇大山川村村民温淑娟常年在家照顾两位老人和孩子,自从成为瑞祥老年人服务中心的一员,她既拥有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又能抽时间照顾村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为他们洗头发、剪指甲、拆洗被褥,她认为生活也充满幸福感,家里家外尽孝就是为自己的成长填福。

C

记者采访过程中,深感会宁县社会化养老所取得的斐然成绩,虽然目前依然处在探索创新阶段,但其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值得社会思考,媒体推广。

通过一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会宁养老”模式已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网格化”服务方式,已经全面覆盖会宁县284个行政村,真正打造了“30分钟服务圈”模式。特别是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日常生活照料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乡镇协同配合、监护人照料护理为主、第三方服务机构上门服务为补充”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平时有人照料,生病有人看护”的目标。

该县太平店镇党委书记张彦虎说:“我们乡镇严格按照规定,每月走访探视分散特困户,同时对监护人履行监护情况进行监管,并对第三方服务机构每月的三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从运行情况来说,得到了群众认可,服务对象满意,分散特困对象居住环境,个人卫生脏乱差视觉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会宁养老模式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省、市、县党委、政府,及各级民政行业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力量。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这种深耕城乡,可行、高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会宁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