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2019年

2019年年度报告

部门:会宁县人民政府 | 栏目:2019年 | 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 作者: | 日期:2020-02-14 11:10:51 | 阅读: 12145

一、总体情况

2019年,会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省、市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加大主动公开,政策解读,加大回应关切力度,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我县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内容

加大对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46条。其中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1421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450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2578条,新闻媒体公开政府信息数28条,公开查阅点公开政府信息数119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157条。

2.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类别

我县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类别主要有:领导介绍、政府机构、决策公开、政府规章、政府会议、政府文件、规划报告、人事任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集中采购、政策解读、规范性文件、回应关切、新闻发布、督查检查、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共16个类别。

部门、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类别主要包括: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政策解读、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和其他共15个类别。

3.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

政府信息主要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平台、新闻媒体、两馆一中心等便民渠道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首页设置了“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制度”、“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发布各类政务信息。

4.深入开展政策解读,拓展政务公开渠道

将政策解读工作纳入政务公开主要工作,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政策解读”栏目,采取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方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进行解读,同时通过中国政府网、甘肃省政府网站等多渠道转载权威解读、专家解读、图片解读等各类解读文章,共发布各类政策解读信息22条;其中权威解读3条,领导解读9条,其中一把手解读9条。

5.回应舆情关切情况

2019年,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壮大主流媒体舆论,积极引导门户网、微信,为推动全民创城营造浓厚氛围。

6.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全县今年主动公开主要类别信息数2246条。行政机关机构职能信息数10条,规范性文件信息0条,规范性文件解读文本数16条,政策法规类信息34条,规划计划类信息数37条,人事管理类信息数21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信息数19条,行政许可(审批)相关信息数42条、社会民生类信息数214条,突发公共事件类信息数37条,建议提案办理结果信息数0条,其他信息数1151条。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543条,权责清单23条,行政处罚70条,房地产信息4条,重大建设项目信息8条,公共资源交易信息34条,教育领域信息共47条,医疗卫生信息44条,社保信息38条,就业创业信息23条,社会救助信息59条,社会福利信息15条,扶贫信息35条,环境保护信息60条,安全生产信息12条,食品药品安全信息26条,涉农政策信息11条,信用信息30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建立完善了依申请公开制度、网上申请专栏,按规定程序受理、审核、处理和答复。2019年,接到依申请公开事项10次且已处理。

(三)政府信息管理。根据我县制定印发《会宁县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按照上级政府网站普查工作要求,对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规范管理,一是加大对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的读网检测力度,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监测工作,每日对网站的信息更新情况进行人工读网监测;二是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安排专人每天读网,监测网站访问是否畅通、栏目是否及时更新、信息内容是否存在错误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县政府网站的安全正常运行。三是认真落实信息审核制度,拟发布的信息须经领导审核,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确保不发生泄密事件。四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县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加强公开渠道建设监管和利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四)平台建设。认真落实县政府2019年政务公开要点,加快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步伐,不断优化信息发布流程,完善信息公开手段,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我县政府现有政务新媒体共41个,其中微信28个,微博3个,抖音4个,头条号5个,APP1个。政务新媒体平台的便捷、公开性,满足了公众对党务政务信息的需求,保障群众知情权,及时发布决策信息,公布政情、资讯、重点民生工程进展、群众关注的热点信息。政务新媒体即拉近了政府部门与网民的距离,又为职能部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提供了一种便利。

(五)认真落实监督保障。将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政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本年度绩效评估考核指标,并自觉接受社会评议和察访核验。一年来,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现零问责。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271

-4

4500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334

-15

384706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1829

-118

1058

行政强制

517

+369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36

-2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188

48723万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9

1

0

0

0

0

10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6

0

0

0

0

0

6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2

0

0

0

0

0

2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2

0

0

0

0

0

2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10

0

0

0

0

0

1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办公室人员,无专职人员,工作力量薄弱并且人员变动频繁,工作存在交接滞后,缺乏延续性。

2、个别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还不足,积极性不高。

3、主动公开信息内容还不够全面精细。在政策解读上转载“中国政府网”和“中国·甘肃”网解读内容较多,而解读本区级政策还不够;解读形式单一,不够丰富多样。以文字解读居多,图表较少。部分单位政策文件解读不到位,对本单位发布的政策文件,未按相关要求做进一步解读。

(二)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1、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实效,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我区政务公开工作。

2、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开、宣传、培训力度,持续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健全完善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密审查、考核通报、新媒体管理运行、政策解读等制度。

3、继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内容,强化公众参与功能,听取公众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办法、丰富公开形式,有效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