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会宁县甘沟驿镇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部门:甘沟驿镇 | 栏目: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来源:甘沟驿镇 | 作者: | 日期:2009-03-30 10:28:38 | 阅读: 12068

甘沟驿镇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公开透明运行中,根据省,市纪委的要求和县委,县纪委的安排指导,围绕在全力运行中存在的有而不全,公而不细,做而不实,知而不祥,用而不当等问题,我们结合本镇实际,提出以加强政务公开公开运行,打造阳光和谐甘沟为主题,镇党委始终坚持厘清职责权限,规范运行程序,推行全面公开,实施全面监督为目标。按照“科学规范,积极稳妥,突出实践,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围绕“四抓三评两满意”工作措施,不断解决制度不完善、运行程序不明确、公开载体不丰富、公开内容不真实、监督渠道不畅通、监督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逐步探索建立政务公开公开运行的长效机制,使全镇试点工作有章、有序、有力的深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一、完善制度抓政务公开运行

为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运行监督机制,明确政务公开运行程序,促进按章办事,理顺了党代会、党委、政府、人大、纪委之间,主要领导、副职、委员和党群干群协调运行机制,我们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机制抓公开监督。

1、建立两代会闭会期间职能作用发挥机制,两代表按期参加镇村工作评议会,听取工作进展,完成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的整改、反映意见、建议等工作,及时收集民意,整改问题监督落实。既监督了工作落实,又公开了工作内容。

2、建立运行党代会与党委会之间政务公开运行机制。党委定期向代表会通报工作情况,部分代表列席党委会议,直接听取会议精神,公开会议事项,理顺了代表会与党委之间沟通的渠道。

3、建立党委会与政府办公会之间政务公开运行机制。分清责任,明确权限,形成决策与指导,落实与监督相协调的运行体系,使政府工作落实有力,党委指导有据,在指导中抓落实,在落实中抓监。

4、建立了政务公开运行的服务与纪委监督机制。党委政府的工作指导、工作决策、工作落实,通过各站所、各单位具体的服务工作,纪委按照工作职责直接深入工作过程,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强化了监督与服务事项的公开。

5、建立主要领导、副职之间以及委员之间政务公开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个人在决策指导中的权利范围,工作内容,应尽责任,达到相互监督,工作运行透明公开。

同时,研究拟定并经党委会通过了开放性党委会议制度,党委书记“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党委书记末位发言制度,党委会前沟通制度,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述职述廉制度,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探索镇党代表常任制和常任制相关制度等26项制度。提高了群众的表达权,知晓权,参与权,监督权,有效杜绝了党委“独角戏”和“一言堂”现象。

二是厘清职权抓公开监督。

在明确职责与权利的同时。按照类别、序号、职权名称、实施依据、职位主体、承办部门等内容,规定各项职权内涵、主体、行使范围和职责要求,完善党委和政府以及村级两委议事规则,使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该管的事和如何管的权限,工作上不扯皮,落实上有责任,指导上有权威,协调上不越位,杜绝一个人说了算,开会满堂贯,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责任性和政务公开相互运行过程中不参与决策、但参与指导,不参与管理、但参与监督,增强监督公开的透明性。

三是重视热点问题抓公开监督。

在权利公开透明运行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三重一大”突出重点难点,把一些直接关系民生、重点项目落实、重大资金使用和一些关系稳定的工作,充分发挥三个代表和纪委作用,加强两代表的参与,与监督办公室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直接跟踪指导。让代表广泛参与工作评议,在工作落实过程中抓关键环节,在关键环节抓干部作风,实现公开监督交叉运行;做到落实工作任务,与监督公开相衔接,互促进。

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惠农政策落实上,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四项监督制度”(村党支部纪检小组的监督制度,村民监督小组的监督制度,村廉政监督员的监督制度,包村组长的监督制度)的作用,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督”、“监督之中有监督”的交叉监督体系,有效防治了干部的风险点和群众对干部的可疑点。

四是强化公开平台抓公开监督。

创建公开平台,镇上建立“四个一”公开方式。(一屏即镇上设一个电子显示屏,滚动公开政务内容;一栏即党委分工和党政职责、制度在公开栏全面公开,群众最直接、最实用、最关心的办事流程和监督流程及相关制度在公开栏公开;一台即给社会监督员、公众评议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建立一个飞信联系平台;一册即给党员、代表、群众每人发放一本优先优惠政策明白册。)按照编制的公开目录、以镇为中心,村为阵地,组为节点,户为落点,充分发挥明白纸,一册明,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电话、短信,会议考评等措施以及评议员、监督员和三个代表的作用,让群众知道的全公开,让群众理解的全透明,增强公开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二、规范程序抓公开监督

镇上按照一制度一流程,遵循精简效能,重在规范,全面真实,方便办事原则,编制了政务公开决策、运行、公开、监督流程图,从政务公开源头抓起,建立了党委会、政府办公会议题制,政府办公会人大主席,纪委书记邀请列席制,党委会、政府办公会列席人员库,“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规范了党委决策程序,规范了政务公开运行程序,接受党内党外和群众监督,确保了政务公开公开运行。完善各项政务公开公开运行协调与制约机制和职权分离,以及议事原则。明确职权行使条件、承办主体、运行程序、监督制约、投诉举报、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使党委与政府之间、党委主要领导与副职之间、镇与村委之间的工作指导、工作落实、工作安排、任务靠实,以及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参与,工作服务等程序,进一步规范了每一个环节步骤,明确每一项事务办理依据,实现了在过程中公开,在落实中监督。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事项,采取会议、下发文件、通报等形式公开;对必须向社会公开的事项,采取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发飞信群等形式进行公开。提交审核、实施公开、收集反馈、归档管理等五个程序实施公开,镇政务公开运行领导小组严把审核和组织实施关,确保政务公开阳光运行。同时建立了信访投诉举报处理无例外原则和监督信息反馈通报制度,形成监督成效上下反馈、考核、问责制。

三、强化载体抓公开监督

我镇在推进试点工作中,突出实践活动检验政务公开运行程序,注重工作实效检验政务公开公开监督,以政务公开阳光运行和打造和谐甘沟为主线,把政务公开的公开体现在落实惠农政策兑现中,开展了惠农政策促进月活动。突出解决,兑现不及时,兑现不标准,兑现对象不准,发放形式不规范,公示内容不符以及工作底子不清等问题,让群众在受益的过程中体会落实政策的公开性,在干部抓工作的过程中,体现政务公开运行的透明性。

11月30日,党委组织开展了一次了由全镇干部、村支书、社会监督员、公众评议员、部分党代表参加的“我参与,我明白、我满意”为主题的载体实践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对去年全镇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了政务公开公开运行满意度评议。实现了工作任务落实与监督公开相衔接互促进,有效防治了干部的风险点和群众对干部的可疑点。

四、强化措施抓公开监督

1、紧紧围绕“如何监督”和“监督如何”的问题,充分发挥镇纪委的监督主体作用,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责,突出“三评议”实效扩大公开监督渠道,定期组织对全镇的工作进行视察、观摩、评议、监督。同时聘请16名社会监督员,19名公众评议员。制定评议监督办法并建立了直线监督沟通渠道。给无职党员定岗定责,使他们真正成为政策的宣传者,执行的监督者,落实的评议者,信息的反馈者,发挥评议员、监督员的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项目建设、重大问题监督,列席会议,建言献策,形成事前始终全程监督,通过参与监督落实决策和结果的公开,实行“三评议”工作办法(三评议即社会监督员和公众评议员会议评议;党员代表会或党员大会评议;人大代表或群众代表会评议),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党委决策、政务公开运行、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责任落实全覆盖进行监督。评定政务公开是否公开透明运行,政务信息公开是否真实准确,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2、紧紧围绕怎样保证有效公开的问题,主要是落实“三集中、两公开、两延长、一满意”办法,抓宣传教育提高公开质量,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工作,宣传政策,宣传服务措施,宣传办事程序,宣传服务事项,不断教育群众,提升素质,强化监督意识,加快观念转变。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全程“一站式”办理服务,公开服务事项,落实首问责任,预约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全程办理,责任追究制度。在做好常规性公开的同时,从“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向“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转变。尤其在“三重一大”事项,惠农政策落实等直接关系民生民计和影响社会稳定方面的公开内容,形成党委制约监督,纪委全程化监督,社会监督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会群众广泛监督,保证应公开内容全面公开。

通过政务公开公开透明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措施,达到用制度办事,用机制管权,用监督问责,用公开晒帐,用测评选优的目标,最终实现“两满意”即服务满意,政策落实满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