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实施意见的必要性
去年8月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建设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省安委会随即印发《关于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五项主要内容。今年年初,今年省安委会第一次、第三次全体会议,对加强冶金工贸等行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由于我省工贸企业涉及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八个行业,企业数量大(24669户)、规模以下企业占比高(规模以下23035户,占总数的93.4%),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冶金、有色属于高危行业,建设年代早、建设标准低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设施陈旧、安全管理不到位、本质安全水平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一定程度影响了全省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冶金工贸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从源头上补齐安全生产短板弱项,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起草依据和过程
(一)起草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2.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3.《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
4.《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5.省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6.省安委会《甘肃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7.应急部《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8.应急部《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9.应急部《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二)起草过程。根据《甘肃省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20年全省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要点》要求,我处于今年3月份开始组织起草,于4月中旬完成文件初稿。初稿完成后,分别于5月、6月征求市州应急管理部门,酒钢公司、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甘肃祁连山公司等重点企业及部分专家的意见建议(市州应急管理部门无修改意见;酒钢公司、金川公司、白银公司提出修改意见18条,采纳8条,未采纳10条,理由是:未采纳的意见主要为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培训,根据国家规定,发包单位对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外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其余未采纳意见与《指导意见》表述不一致),再次修改后,于7月上旬交由研究室审核把关后,提交分管领导审核。
三、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分3部分20项重点工作任务。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企业为主、坚持科学创新、坚持分类指导、坚持融合推进,提出将工贸行业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结合冶金工贸企业实际,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其中,在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方面,提出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体系,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约束作用,使“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零违章、零事故、零伤害”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知。在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方面,提出要在新招录金属冶炼煤气作业等风险偏高的技能操作岗位员工中,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扎实推进高危企业安全技能提升行动,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在建立健全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符合企业实际、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流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把制度执行与绩效薪酬、级别晋升、安全信用等挂钩,提升规章制度执行力。在建设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方面,提出强化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淘汰、更换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设施,推广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备设施。在建设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提出持续推进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第三部分为工作要求。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指导、示范引领、强化宣传等4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省级层面上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确保冶金工贸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实施意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制定,无超出法定权限设定行政许可等事项,无违规增加行政相对人义务的事项,部分创新性的工作措施也是结合我省实际,按照国家有关工作要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