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责任体系 落实一人一策
筑牢贫困人口健康防线
会宁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有省级认定的深度贫困乡镇2个,深度贫困村82个(其中贫困程度较深的非贫困村2个)。2013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个,贫困人口16.99万人,贫困发生率31.44%。2014年至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2.4万户10.6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9.03个百分点。当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39万户6.36万人,贫困发生率12.41%,其中:因病致贫人口7817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12.34%。今年以来,会宁县坚持把做好“一人一策”健康帮扶作为推动健康扶贫的有力举措,以落实“一人一策”为核心,以完善责任体系为保障,精准施策制定帮扶措施,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服务,创新机制确保帮扶效果,全力筑牢贫困人口健康防线。
第一、“双组长”压实逐级责任,“三条线”推动政策落实。成立由县委和政府两个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健康扶贫专责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按季、分管领导按月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健康扶贫“一人一策”工作,高位部署推动抓落实。实行行政监督管理、医生专业团队和新闻媒体监督“三条线”推动机制。卫计、人社、民政三部门所有科级干部包抓乡镇、一般干部包抓村组,医疗机构签约医生和健康专干包抓到户到人,坚持健康人群抓预防、患病人群抓救治的原则,推动“一人一策”措施任务落实。县乡村管理人员每天通过健康甘肃手机APP动态监管“一人一策”工作进度和质量,每月入户核查帮扶措施和签约服务落实情况,各级签约医师和健康专干人手一本“健康扶贫管理服务手册”,认真落实帮扶服务,详实记录帮扶过程。县健康扶贫领导小组采取随机抽查、定期考核和乡镇村组排名的办法及时督促问题整改,将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评和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县电视台每周播出一期健康扶贫专题节目、一例医生上门签约服务范例和贫困户住院治疗及报销案例,将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与典型宣传、政策宣传有效结合,倒逼各级责任落实。
第二、“八统一”建立紧密联系,“组团式”提升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与30家乡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3个紧密型医联体(医疗共同体),医共体内部实行“八统一”管理:即统一部署落实、统一人事任免、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薪酬分配、统一绩效考核、统一资源共享、统一财务监管,真正实现了县乡村一体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签约团队与帮扶对象微信群315个,开通微信公众号33个,建立糖尿病、高血压等专科专病微信群28个,医患交流更加密切畅通。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加挂了分院牌子,市中心医院在县第二人民医院加挂了分院牌子,按照分院标准一对一进行组团式帮扶。与天津市和平区建立了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关系,通过免费进修培训、挂职科室主任、举办培训讲座等形式进行帮带,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明显能力。1至7月,全县住院26722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加15.38个百分点;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数7655人,较去年同期增加6.8%,医共体累计下转病人368人次。
第三、“双绩效”激发内生动力,“工分制”促进签约落实。实行基本医疗和健康扶贫“一人一策”签约履职双绩效和工分制考核办法,将健康扶贫“一人一策”纳入绩效考核,加大签约对象政策知晓率、满意度及帮扶效果等核心指标权重系数,强化服务过程监管和效果评价,按积分落实绩效奖励,以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签约任务落实。全县共组建签约服务团队8734个,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健康帮扶签约团队专家为636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健康帮扶管理卡,完成首次入户、帮扶措施制定、服务包签订62999人,送医上门9651人次,转诊服务435人次,送人就医44人次,兜底保障45人次,慢病管理5068人次,康复指导5600人次,健康咨询46072人次,政策宣讲56150人次,健康教育60331人次,重大疾病患者集中救治887人。
第四、“六个有”规范工作程序,“五做到”突出帮扶成效。
紧扣省上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指导手册,分级分类、反复完善、入户见人精准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措施。推行“一病两方一协议”:针对不同病情,分别开具疾病治疗处方和健康教育处方;在以户为单位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的基础上,按照家庭成员不同病种分别签订补充协议,实行一病一协议管理,确保签约有针对性、服务更精细,初步达到了“六有五做到”的工作成效。六有:乡级有管理册、村级有台账、户内有协议、贫困人口有签约团队,签约医师有服务手册、帮扶过程有详实记录;五做到:做到了贫困人口生病有人管、参保政府帮、报销比例高、健康有保障、群众评价好。
第五、“三三二”前移健康关口,“一站式”惠及更多群众。“三三二”即三个一、三必问、两必讲。建立首诊医师健康教育“三个一”机制。县内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为首诊患者发放一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温馨提示,指导完成一次健康行为动作示范,实名登记,将首诊医生“三个一”健康教育落实纳入对医疗机构重点考核内容,作为医务人员评优选先和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建立帮扶干部“三必问两必讲”机制。精准扶贫帮扶干部入户一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二问签约医师履约情况,三问健康专干尽责情况;必讲健康扶贫政策、必讲看病七个知晓。通过反复讲、示范讲,强化群众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行为知晓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加快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推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保障群众健康。扩大“一站式”即时结报范围。在县内参保患者全面实行“一站式”即时结报的基础上。对异地就医无法实现即时结报的参保患者由所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行“一站式”代理结报,实现了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