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20〕85 号) 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聚焦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实行镇、村、组三级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全镇 1500户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保障逐户入户核验,实地查看,发现风险, 及时解决,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工作内容
开展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是确保脱贫攻坚普查顺利完成的基础性工作。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务院扶贫办搭建的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开发的核验手机APP。根据信息平台中本辖区所有建档立 卡户身份信息,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项分 类,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户核验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其中,贫困户住房经鉴定或认定为A 级或 B 级的,视为“鉴定安全”;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和避险搬迁等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的,视为“改造安全”;采取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租赁闲置农房、投亲靠友等方式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的,视为“保障安全”。核验工作情况和住房现状照片等信息通过信息平台(或手机 APP)进行登记,核验一户、登记一户。对在核验过程中发现的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核验方式
(一)账号开通。一个村(社区)使用一个账号,村(社区)级账号已经由危改专干统一完善用户信息,修改初设密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本村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保障的核验人,核验具体工作由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人员现场实地入户,谁核验,谁负责。
(二)基础资料。各村(社区)依据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检索系统中的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保障信息,分类整理“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类基础数据,基础资料分村分户打印成册,定人定户,责任到人,确保入户人员每手一册。
(三)核验准则。入户人员通过“一看二听三记四拍五传” 的方式,核对建档立卡户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是否准确;贫困户现有住房安全是否保障;保障方式是否发生变化等。即:一是看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情况,是否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二是听贫困群众本人讲住房安全问题,掌握真实准确情况;三是记录发现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四是拍摄贫困群众现居住安全住房照片;五 是在信息平台上传住房安全保障方式、照片和发现问题。
(四)分类管理。对“鉴定安全类”,参照鉴定或认定报告, 选择鉴定等级,现场拍摄农户主要居住用房正面全景照片,并上传。对“改造安全类”,依据农户改造方式,分类选择危房改造、 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水库移民、避险搬迁等。其中危房改造户,参照竣工验收报告,选择“维修加固、拆除重建、无房新建”等改造方式,现场拍摄农户主要居住用房正面全景照片,并上传;易地搬迁户、生态移民、水库移民、避险搬迁等异地安全住房照片由乡镇统一采集上传新建小区单元楼正面全景照片。对“保障安全类”,依据住房保障方式,分类选择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敬(养)老院、投亲靠友、租住(借住)其他安全住房等,参照不需改造危房佐证资料,对本镇内居住的提供现居住安全住房照片,对镇外居住确实难以获取照片的,上传相应佐证资料。现场核验拍照时,核验小助手 APP 会根据手机的 GPS 定位, 精确定位建档立卡户的家庭住房位置,并自动提取地理信息数据上传到数据库。
四、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各村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精心组织安排部署,抽调专人专班强力推进,逐户现场核实登记,确保核验过程真实、核验结果准确、核验信息完整。
二是强化政策培训。镇危改专干要组织人员统筹做好核验入户人员政策培训,将政策落实贯穿于核验工作始终,用政策规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克服畏难情绪,做好核验工作督促、 调度和数据对接。
三是执行监督问责。镇上将对各村核验工作全程督导检查,每日通报核验工作进度,对消极应付,工作不力,核验进度 缓慢,数据不实、不准,影响全镇整体工作的村(社区),将移交镇纪委监委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