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两园两率两节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扶贫带贫参照模式

部门:会师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文件 | 作者: | 日期:2018-09-17 15:55:04 | 阅读: 5534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扶贫带贫参照模式

一、龙头企业扶贫带贫模式

(一)德青源模式。组建国有龙头公司,按照项目总投资三分之二的比例,整合到村到户的扶贫资金、群众流转土地折股量 化入股资金、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按照德青源公司标准完成厂区建设、设备采购、基础设施配套等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建成后按15年期限租赁给德青源公司经营,德青源公司每年按照固定 资产投资总额的9%向国有龙头企业支付租金。支付的租金还本付息后,结余部分全部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和贫困户固定分红收益。项目创造的保安、保洁、绿化等技术要求就业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增加劳务收入,围绕生产运营上下游所需,德青源公司通过订单采购方式,与群众开展物流、饲料原料种植、产品包装合作等,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汽车服务业有序发展。

(二)庄浪模式。成立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和组织+贫困群众”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结合带动贫困户 稳定增收。

(三)中天模式。政府协调银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3-5万元的产业贷款,资金按照要求缴存到中天羊业专户作为风险保 证金,公司给贫困户投放等值种羊,保险公司承保,公司提供技 术培训和饲料,贫困户在24个月内向公司上缴2只6月龄月龄 羔羊冲抵1只投放的种羊款,其余繁殖羊只公司设保底价回收(6月龄)。贷款到期后公司将保证金退回贫困户,公司按保证金的 的10%给子固定分红,农户户用于偿还银行利息和收益。对于协助公可投放种羊和供应育肥羊达到一定数量的合作社,公司给子 每只羊5-10元的奖励。养殖贫困户可通过固定分红、养殖盈利、投放种羊及供应育肥羊奖励三种途径获得收益。

(四)新业态模式。政府整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委托投资机构或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入股建设“扶贫车间”产地初加工项目,龙头企业负责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市场开拓 和投入流动资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固定收益分配、项目用工就业和关联产业就业三种途径实现脱贫。

(五)蓝天模式。商业银行通过联合社的“中介”作用,将 信贷效应放大到各个合作社和贫困户,有效解决合作社社员和种 植农户“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的问题,让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推进订单农业、推进基地建设、提升储藏能力,建立产业链上生产、加工、销售三大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千家万户小农户和千变万化大市场通过有效对接,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六)海升模式。采取招商引资企业建园、农户入股合作社建园、能人带动大户建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致富。扶持产业基础好的、比较优势明显的畜禽养殖和小杂粮、瓜菜、中药材种植,推动产业扶贫多元发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七)中盛模式。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三变”改革中的瓶颈制约。一是合同放养,公司与贫困户、养殖合作社按照“20+1”、“48+2”等规模,从公司购买基础母羊和公羊,由公司按照“统一提供种羊、统一饲草配方、统一疾病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买回收”等五统一模式进行饲养与管理带动农户增收。二是企业托养。对于有养殖意愿,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公司通过签订合同,让贫困户将购买的羊交养殖大户或合作社托养,每托养一只基础母羊,每年向贫困户分红一只羔羊,实现效益分红。三是入股分红。贫困户将扶贫专项贷款入股企业,通过利润分红增加收入。四是订单种植。积极引导贫困户改变困户改变种植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公司与贫困户签订饲草料种植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草料,带动贫困户增收。五是技能提升。公司采取“理论授课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户、养殖大户、村干部等进行培训,解决制约小户养殖的最大问题,通过以职能发展产业增收。六是土地流转。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发展设施养殖,通过流转增加收入。七是务工就业。公司在招收岗位工人中,优先选择贫困户劳动力,通过培训吸纳贫困群众到各个岗位当产业工人,让他们取得工资报酬,增加务工收入。

(八)天富亿模式。采取招商引资、技术合作、集资入股等 方式,通过土地集约化、生产工厂化、开发高效化,推进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科技示范与文化博览、高新技术与观光体验、城郊产业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实现农业由单一种植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转变,劳动力转移由单一外出打工向就近入园区当新型产业工人转变,农民收入由单一家庭经营收入向薪金、租金、股金收入转变的多元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提增收。

(九)康美模式。龙头企业引入商业保险,采取“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会+贫困户(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龙 头企业的带动、金融保险的跟进和配套的技术,协同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使贫困户买牛有资金、选牛有超市、卖牛有出路,实现由“供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实现稳固增收。

二、合作社扶贫带贫模式

(一)订单农业模式。贫困户与合作社以保底价签订收购订 单,组织贫困户按照订单合同生产。当市场价低于订单价,合作社以订单价保底收购,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合作社随行就市以市场价收购。

(二)保底分红模式。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合作社,进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

(三)资金入股模式。贫困户以产业到户资金入股合作社或作为干股注入就近按主导模式操作的异地项目,按照负赢不负亏原则,享受不低于本金8%的股比收益。

(四)务工收益模式。贫困户优先到合作社产业园务工,强化产业技能培训,并按照于务工人员平均薪酬获取现金收入。

(五)量化到户模式。贫困户依据折股量化到户的村集体资源资金、财政投入的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份额,进行协商共享分红。

(六)园区扶贫模式。贫困户家庭成员中1人有稳固增收技能或有2人以上健全劳动力的,引导在就近园区自主发展产业增收;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因精神、智力、肢体残疾或有病变劳动力弱的,或只有一名健全劳动力,但因家庭变故导致无法完全外出务工或培育产业,而有改变贫困愿望的,采取“生产托管”“户托社管”等方式增加收入;贫困户为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五保户)或家庭成员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在落实保障政策,保障生活必需的基础上,政府赠股1万元入股合作社,根据产业收益分红。

(七)自主脱贫模式。贫困户利用政府5万元贴息贷款、2万元到户扶贫补助资金,依托合作社按照“五统一”模式,自主发展脱贫产业增收。以上几种模式只要结合实际,且能把贫困户有效带起来,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组合运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