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县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落实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扎实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保重点支出,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情况
3月份当月,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908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72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127万元,非税收入1645万元。
1-3月,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005万元,占年预算53216万元的22.6%,同比增长45.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335万元,占年预算34080万元的18.6%,同比增长63.7%。
分部门来看:税务部门完成4209万元,占年预算19323万元的21.8%;财政部门完成2126万元,占年预算14757万元的14.4%。
分税种来看:税收收入完成3983万元,占年预算18197万元的21.9%,其中:增值税1618万元,企业所得税272万元,个人所得税25万元,资源税26万元,城维税212万元,房产税20万元,印花税48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0万元,土地增值税361万元,车船税700万元,耕地占用税11万元,契税664万元,环保税16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352万元,占年预算收入15883万元的14.8%,其中:专项收入1239万元(教育附加费127万元,地方教育附加费收入68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万元,教育资金收入50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500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7万元,广告收入6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69万元,罚没收入63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5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74万元,其他收入14万元。
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县财政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抓发展,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促增长,奋战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7%,增幅全市第一,实现了财政收入“开门红”,为全年县域主要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2、税收收入稳中有升。截止3月底全县税收收入较上年同比增收954万元,同比增长31.5%,税收收入增长势头较好。其主要原因:一是主导行业发展良好贡献率高。1-3月,全县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累计入库税款占比大,增收明显;二是多笔大额项目税款结算入库。其中:金城及天润房地产税款入库298万元、铁汉生态建设公司税款入库227万元,天然气公司税款入库113万元;三是加大欠税清缴力度。1-3月已清理缴回欠税1634万元,其中会宁农商行缴纳企业所得税欠税604万元;四是疫情防控及留抵退税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弱。
3、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一季度,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成计提教育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000万元,公办幼儿园保教费279万元,公安罚没550万元等,切实做到应收应收。
(二)支出情况
1-3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153343万元,占变动预算的38.5%,比上年同期少支2919万元,同比下降1.9%。其中民生财政支出77657万元(教育3841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180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0690万元,卫生健康12536万元,住房保障4209万元),占总支出的50.6%,较上年同期少支4373万元,下降5.3%;全县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项目支出7943万元,占变动预算数的16.3%。
财政支出呈现回落态势。一季度财政支出减少2919万元,一是政府依然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二是2022年一季度提前拨付4月份工资10819万元,财政支出基数较高,导致今年同期财政支出呈现下降态势。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3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4927万元,占年初预算51616万元的9.6%,土地出让金收入4472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130万元,较上年少支1814万元。
三、后三季度工作计划
(一)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全面促进收入持续增长。
县财政将在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抓手,确保完成年度财政收入任务:一是靠实收入责任,确保收入任务分解到月。分析近三年财政收入数据,结合当年财政现状,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细化到月,考核到季,其中二季度末计划完成15649万元,同比增长50.2%;三季度末计划完成22849万元,同比增长18.1%;四季度末计划完成34080万元,同比增长37.8%。二是加快税收收入,确保应收尽收。定期召开收入分析研判会,在落实好减税降费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完善收入质量监控机制,严实税源监管、加强税种管理。尤其是对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等重点税源企业加强税源监控,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重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并制定项目管家台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和重点税源变动信息,实时跟踪税款入库情况,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非税管理,确保颗粒归仓。对照本年度非税收入年初计划及完成情况,对执收执罚单位收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根据相关收费政策,加强执收单位管理,从票据管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入手,堵塞收费管理漏洞,依托监督检查,对应收尽收的非税收入开展全面梳理清查,对欠缴的非税收入进行大力催缴,做到不“跑、冒、滴、漏”,确保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四是加大土地出让,确保足额计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盘活土地资源、加大土地房屋征迁、加快土地出让方面下功夫,同时进一步督促土地出让金收缴入库,按照规定及时计提教育、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年初预算收入任务足额计提。
(二)准确把握财政形势,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当前财政压力异常艰巨,县财政将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一方面,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能压则压、能省则省,深挖节支潜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另一方面,坚决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县级财政根据中央直达资金范围,将对应安排的资金一并纳入,进一步丰富“精准滴灌”的政策工具箱,确保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切实把这项惠企利民的“高速通道”利用好,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三)着力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实抓好。一要靠实部门预算绩效主体责任,二要全面落实绩效目标管理,三要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四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县财政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向省财政厅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尤其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和新增债券上多倾斜,以缓解财政困境。同时进一步争取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协调配合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确保县财政持续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