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四房吴镇开展“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活动实施方案

部门:四房吴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3-04-10 16:46:30 | 阅读: 209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扎实有效开展,在全镇开展“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及生产一线,重点关注民生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水平。

二、目的意义

通过深入开展“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推动解决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系列重大调研成果镇党委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工作、解决难题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见行见效、落地生根,推进“富裕、和谐、生态”新四房建设提供充分的作风保障。

三、主要任务

大走访、听民声:通过深入村组和农户,切实做到干部沉下去、政策带下去、温暖送下去,意见收上来、困难报上来、对策摸上来,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群众的实际困难。

补短板、破难题:排摸民生“痛点”、治理“难点”、矛盾“焦点”、政策“堵点”;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制度清单。

转作风、提能力:发现查找出一批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当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开展整顿,切实解决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的作风问题。

四、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民情大走访”。聚焦生产生活、合作医疗、子女就学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主动回应被访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积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到老党员、老干部必访;脱贫户、“三类户”等特殊群体必访;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户等弱势群体户必访“三个必访”。

一是开展入户走访。从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做到“三看三问三了解”(即看群众吃的够不够、穿得暖不暖、住得好不好;问群众收入高不高、日子过得舒心不舒心、对政策满意不满意;了解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了解群众在民生改善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所需、所思、所盼)。各要对辖区内走访对象进行全面梳理,统筹走访人员,包户到人,记好走访日记,建立工作台账,确保走访过程扎实、走访结果真实,对发现问题情况及时汇总报备

二是宣传政策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村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重点围绕农户可以享受的政策,讲清扶持办法、补贴标准、办理流程,真正让群众懂政策、明实惠,做政策的“明白人”。通过现场讲解、以案说法等方式,引导群众学习扫黑除恶、婚姻家庭、交通安全等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政策规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面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努力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

三是听取群众意见。深入开展走访入户,访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问发展良策;问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老党员、离任村干部,问惠民政策。深入基层入户调查访问,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党群关系的真实情况、影响和谐的真正原因、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把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向群众“求策问计”的重要内容,集中听取一些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

(二)深入开展“矛盾大排查”。以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特困群体等为重点对象,在全镇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按照逐村组、逐人员“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的排查原则,详细了解各村矛盾纠纷相关情况,全面掌握辖区矛盾纠纷的底数并及时有效开展化解。

一是紧盯排查重点。组织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入户走访,在与群众交流过程中主动询问户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好不好,问有没有债务纠纷、劳资纠纷、土地纠纷及婚恋矛盾等,紧盯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外出务工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及有前科劣迹、极端心理、行为反常等重点人员,注重发现各类苗头性、倾向性矛盾隐患,对发现的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对短期内难以完全化解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和问题清单,主动面对面帮助当事人疏导情绪、消除怨气,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清政策,以真情换真心,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切实把群众思想引导到政策和法治轨道上来,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是定期开展接访涉及扶贫领域相关案件当事人、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当事人、对各类政策落实不满意群众、信访积案反复上访和缠访闹访人员以及今年以来“网民留言”反映问题人员和“12345”监督举报电话信访反映群众定期开展走访,采取积极主动接访和现场办公的方式,切实推动问题化解、案结事了、息诉罢访。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及“危、难、急”事项,突出“事要解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确保实现信访矛盾化解率明显提升、信访积案明显减少、越级非正常访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一升一减一降一提高”目标。

(三)深入开展“问题大起底”。“三抓三促”活动为抓手,着眼掌握真实情况,突出以党的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内容为重点,深入村组农户,直奔田间地头、困难群众家庭和民生实事项目现场,访真难、察实情、问民需,切实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整改,努力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一是解决群众困难。坚持“到家到户、问寒问暖、关心关爱、常来常往”原则,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尽力想办法帮助解决,满足走访群众一个“微心愿”,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大温暖”,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狠抓问题整改。成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考核“5+3”工作专班,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全面排查梳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限,力争所有问题整改清零。确保此次活动推进有序、落实有力、落地有效。

五、方法步骤

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行动从2023年4 旬开始,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4月9日-4月10日)。成立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行动领导小组,进行动员部署,统筹安排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迅速启动行动。

(二)统筹推进阶段(4月11日-4月26日)。认真对照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行动的重点内容,全面深入查问题、治顽疾、建机制、抓落实、促发展,推动行动走深走实。领导小组要对开展情况加强督促指导、跟踪问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4月27日-4月30日)。村对“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行动开展情况盘点检视、汇总梳理、总结经验,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并将行动总结于 4月30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开展“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活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严格按照活动要求,扎实开展走访调研,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着重从“问题、措施、责任、时限、要求”五个方面建立清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

(二)强化责任担当。走访调研要以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为主,围绕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全面查找、分析存在的风险问题,强化系统观念,将问题整改与当前正在推进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谋划、统筹安排推进,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三)坚持以上率下。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切实把开展“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活动作为访民意、解难题、转作风、争一流的有效措施,在全镇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四)注重调研实效。“民情大走访 矛盾大排查 问题大起底”活动的关键是求真务实,讲求实效,要围绕村情民情、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村级重点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并于月底前将问题清单、调研报告一并报党政综合办公室汇总,镇党委将根据汇总情况开展研讨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