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第一中学位于会宁县会师镇长征北路砚台坪,坐落在东山脚下、祖厉河畔。学校始建于1927年,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初建于西关的学宫,清代改为枝阳书院,后书院移址东郊,1927年该址上创建“会宁初中”。1940年,改建为“会宁简易师范学校”。1943年,改为“甘肃省立师范学校”。1950年春,会宁初中并入会宁简师,恢复为会宁初中。1957年春,经时任县长冯琯争取,学校增设高中班,校名变更为“甘肃省会宁中学”,并直属省教育厅。1959年12月,正式定名为“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1969年2月,改办为“五·七红专学校”,1977年1月,恢复“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04年,获评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获评甘肃省特色实验学校。2019年9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12月入选“甘肃省卓越高中”培育学校。
学校现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5万册。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1901人,教职工27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陇原名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和省骨干教师8人、正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21人、一级教师130人。
学校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追求卓越的校长、无私奉献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向高等院校输送了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78人考入清华、北大,1.5万人考入重点院校。学生素养不断提升,五项学科竞赛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秉承“让每一个人实现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自我超越”的一中精神,确立了创建“高品质,特色鲜明,有相当影响力”卓越高中的发展目标,走上了“科艺交融,人文固本”优质特色发展之路,组建了以剪纸、电子、航模、科创、管乐为代表的43个科技人文社团,打造“118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校园六节”等特色校园活动。
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科技创新实验学校”“甘肃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绿色学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深受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