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村务公开

关于印发《落实“6+1”产业达标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部门:团结村 | 栏目:村务公开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3-02-02 13:02:55 | 阅读: 152


关于印发《落实“6+1”产业达标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坚持五挂钩原则,全力落实“6+1”产业奖补政策,确保脱贫户(三类户)持续稳定增收,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奖补对象

  入园三类户、入园脱贫户、入园一般户。

  二、奖补范围

  全乡11个村入园三类户、入园脱贫户、入园一般户肉牛、肉羊产业达标及脱贫户(三类户)肉牛、肉羊产业增养户。

  三、补助标准

 (一)已脱贫户补助标准

 1、肉牛补助标准。按照已脱贫户肉牛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牛7头以上),为达标。每户享受2500元的达标补助。

 2、肉羊补助标准。按照已脱贫户肉羊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羊30只以上),为达标。每户享受2500元的达标补助。 

 (二)三类户补助标准

 1、肉牛补助标准。按照三类户肉牛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为达标。每户享受2500元的达标补助。

 2、肉羊补助标准。按照三类户肉羊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羊20只以上),为达标。每户享受2500元的达标补助。

(三)一般户奖补标准

 1、肉牛补助标准。按照一般户肉牛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牛10头以上),为达标。每户享受2500元的达标补助。

 2、肉羊补助标准。按照一般户肉羊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羊50只以上),为达标。每户享受2500元的达标补助。

(四)三类户增养奖补标准

  1、肉牛增养奖补标准。2022年新发展肉牛养殖户在饲养基础母牛(6月龄以上)5头为达标的基础上,每增养一头基础母牛(6月龄以上)补助1000元,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注: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小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2年达标标准;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大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1年基础母畜数量。)

  2、肉羊增养奖补标准。2022年新发展肉羊养殖户在饲养基础母羊(6月龄以上)20只为达标的基础上,每增养一只基础母羊(6月龄以上)补助100元,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注: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小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2年达标标准;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大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1年基础母畜数量。)

 (五)已脱贫户增养奖补标准

  1、肉牛增养奖补标准。2022年新发展肉牛养殖户在饲养基础母牛(6月龄以上)7头为达标的基础上,每增养一头基础母牛(6月龄以上)补助1000元,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注: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小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2年达标标准;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大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1年基础母畜数量。)

  2、肉羊增养奖补标准。2022年新发展肉羊养殖户在饲养基础母羊(6月龄以上)30只为达标的基础上,每增养一只基础母羊(6月龄以上)补助100元,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注: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小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2年达标标准;2021年养殖基础母畜数量大于2022年达标标准的,增养头数为2022年实际基础母畜养殖数量-2021年基础母畜数量。)

  四、补助程序

 (一)普查审核。各村对辖区内入园三类户、已脱贫户、一般户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及已脱贫户(含三类户)养殖数量进行摸底核查,建立存栏台账。按照奖补标准,核实数量,进行补助。

 (二)组织验收。对农户养殖规模各村由包村组长、村支书、村主任等人员逐组逐户进行村级自验,验收结束后,申请乡级验收,乡级验收合格后,将以书面报告形式报送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县级验收。

 (三)资金兑付。根据行业部门资金管理办法及报账要求,对验收合格且符合报账条件的养殖户通过“一卡通”形式拨付补助资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副镇长为组长,各包村组长、村党支部支书或村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靠实责任,扎实开展养殖产业达标工作。

 (二)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入户走访、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微信平台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种养殖产业达标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三)严格监督考核。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加大政策落实的核查、监督力度。镇上将对三类户、已脱贫户产业达标户进行随时走访,发现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