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党委(总支、支部):
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强乡村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全镇党建网格体系
(一)全覆盖建网格。推行党建网格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无缝对接的原则,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一级网格--自然村(党小组)二级网格--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群众联系户”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一级网格,按现有村(社区)行政区域划分,即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单元划分一级网格,全镇共划分一级网格16个。二级网格,行政村按原来自然村落行政区域划分,社区按小区划分,即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单元划分二级网格,每村(社区)划分2-8个二级网格。三级网格,以党员中心户为中心,每名党员骨干联系30户左右居民。
(二)无缝隙管网格。实行“网格长+网格员”负责制,确保网格工作无缝隙对接。每个村(社区)(一级网格)明确党组织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负责网格工作指导协调。每个党小组(二级网格)明确村(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二级网格长,负责网格工作上传下达。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负责网格内民情民意收集。
(三)高效能用网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依托乡村党建网格化体系,将主题培训落实到网格、政治保证引领到网格、资源要素配置到网格、村规民约管理到网格、精英人才聚集到网格、党员干部下沉到网格,以党建工作引领统筹网格内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定格落地、定责落实,精细实施、精准推进,汇集抓党建促村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依托党建网格推动工作落实
(一)主题培训落实到网格,坚持铸魂赋能兴乡村
镇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每年深入村组网格摸清党员、群众培训需求,采取“三会一课”形式,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定期请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讲解,手把手帮助党员、群众提高生产技能,用好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学习技术技能方面内容。镇党委每年至少对农村党员集中培训1次。
(二)政治保证引领到网格,坚持队伍提质兴乡村
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有3名35岁以下大专学历的年轻干部,每村至少储备2名后备力量。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机制,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对履职情况进行1次综合分析,对推进乡村振兴不胜任不尽职的予以调整。大力选拔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的农村能人、本土大学毕业生进入村级班子。
(三)资源要素配置到网格,坚持兴业共富兴乡村
鼓励引导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培训支持计划”,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致富项目、每个村(社区)都有一批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带5户群众。动员外出党员服务家乡或返乡创业。建立镇党委委员联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注重从青年农民、农民合作社青年骨干、外出优秀青年、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中选苗育苗,确保每个村(社区)每2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每年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不低于50%。
(四)村规民约管理到网格,坚持强基善治兴乡村
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自己家园、自己享受、自主建设”的意识,增强党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热情,培育积极向上的家风民风,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通过村规民约方式,破除乡村建设的资金瓶颈,组织引导群众自主筹资筹劳,参与乡村公益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保护,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五)党员干部下沉到网格,坚持连心入户兴乡村
建立健全镇干部包村办点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机关站所党员干部采取“多对一”“一对一”方式包村办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农村无职党员就近就便下沉到网格,每名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网格所在5-10个农户,负责联系帮带农户开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产业致富等工作。
三、强化工作保障措施
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将加强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精准精细抓好落实。深入开展乡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考核重要内容。
中共会师镇委员会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