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福祉系心头,民生实事不松劲。会宁县以“互联网+乡村”的创新模式,开通“河畔好声音”快手直播平台,围绕“党务、村务、商务、服务、事务”等各大版块,使村里的“门外人”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村上重大事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足不出户便可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家住河畔镇河畔村的周万录老人,一直是“河畔好声音”的忠实粉丝。自“河畔好声音”快手平台开通以来,老人每天晚上准时守在手机屏幕前观看直播。马上就到端午节了,在外打工的儿子想回趟家,但是不知道家里这边有什么样的疫情防控措施,于是,老人当天晚上就在直播间询问了主播,关于外省人员回家的一些政策性要求。
河畔镇河畔村村民周万录:我娃娃在外面打工,现在快端午节了,想回来一下,问一下咱们好声音直播间,有啥政策关于来隔离的,是不是能回来,不能回来我就给娃娃说一下,不要让回来了,回来又隔离,路上又有啥麻烦之类的。
对于每一位群众来说,“急难愁”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生产,是堵在心头上的一块块“大石头”。村民陈禹铭在看到身边很多人因为养殖业发家致富后,便按捺不住的购买了许多头猪仔,原以为只用负责小猪每日的饲料即可,没想到久而久之,很多养殖的生猪出现不适症状死亡。焦急之时通过朋友得知在“河畔好声音”直播间里,可以学习养殖方面的知识,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直播间。让他没想到的是,直播间的工作人员不仅“手把手”教他养殖方面的知识,更让他知道了许多惠农补贴政策,少走了许多弯路。
河畔镇河畔村村民陈禹铭:我是从2009年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到现在有将近三年时间。刚开始以为这个养殖特别简单,在养的过程中发现了特别多的问题,母猪的生产、还有疫苗的防治、自主的预防,还有饲料的添加都特别不懂,一路感觉特别艰辛。后面慢慢通过朋友介绍,知道咱们当地政府办了一个“河畔好声音”,然后每天晚上进去学习。确实通过这个平台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从一个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慢慢到现在也已经步入门槛。
作为“河畔好声音”的新手主播,曹永环刚刚“上任”一个月,便广受村民们的喜爱。其实刚开始直播的时候,因为不知道直播效果怎么样,老百姓能不能接受,曹永环一直是忐忑不安的,但老百姓暖心的支持也让她逐渐放开。她表示:每天晚上近两个小时深入浅出的直播讲解,再加上生动的案例,自己的直播风格也逐渐被老百姓们所认可。今后,自己将尽最大努力,为让“河畔好声音”成为志愿服务的平台、文明实践的品牌、培养干部的摇篮做出积极贡献。
河畔镇“河畔好声音”宣讲员曹永环:我们河畔好声音是每天晚上8:20开始直播的,大概直播时间是一到两个小时。每一次的直播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我希望把我的这些宣讲与移动的网络结合起来,不但把政策带给更多的老百姓,更期待把党的春风传播给外出的乡亲,让他们看到家乡的一些变化或者是一些发展,这是我作为宣讲员的责任与义务。未来,我也继续把这项工作会做得更好,我会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