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为民办实事

会宁:打造高质量县域生态环境

部门:会宁县人民政府 | 栏目:为民办实事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04-11 11:39:40 | 阅读: 378

聚焦祖厉河-国道247线,打造生态环境靓丽风景线。近年来,会宁县把国道247线沿线环境整治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集中精力破难题、扑下身子抓落实,形成常态化、高标准、分工明确的工作格局,努力建成一条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风貌带,阔步迈向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国道247线会宁段道路两侧植被与绿化树已陆续发芽、返青,绿化树错落有致,构筑起一道厚实的绿色“屏风”。连日来,国道247线沿线乡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时机,启动实施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暨国道247线综合整治行动,迅速掀起植树造林、人居环境整治的新热潮。

河畔镇政府林业员 席俊亮我镇立足实情、抢抓机遇,协调好刺槐、云杉等树苗的分配比例,举全镇之力利用15天时间切实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以及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三大项目,做好国道247线七百三十四亩国土绿化提升改造,李家塬、任半岔三个村800余亩绿化项目,以及17500亩国家储备林新建项目,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后续新栽苗木管护工作,确保种一棵活一棵,实现小居环境与生态效益双赢。

洒下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万千重。各植树现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和志愿者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建设绿色秀美山川的部署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开展植树增绿工作。大家扶苗的扶苗,填土的填土,你一锹,我一锹,相互配合,干的热火朝天,用实际行动为美丽会宁增添盎然绿意。

会宁县郭城驿镇驮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李小强我们驮营村在清明节期间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家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强化了绿色生态教育,而且进一步美化了我们的家园。

河畔镇村民 苟玉琴现在正是植树造林的时候,我们老百姓趁着这个机会也能挣两个水费,也能绿化咱们这里的环境。

甘肃宁坤建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赵忠礼我们主要负责国道247线河畔这一段的“补植补造”工作,准备抢抓绿化种植的黄金时间。这一次补植补造的方式改变了,先挖坑子再引水,然后选择好的树苗栽种。每一天大概四十多个人工,还有十多台机械,确保每天种一千棵左右的树,按4月中旬把这一段的补植补造工作全部完成。

会宁县积极谋划解决祖厉河治理难题,持续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在修筑堤岸、治理河道的同时,也为当地打造了众多经济带、生态恢复保护区,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同时进行,一条“惠民河”正在人们的视野中蓬勃发展。在祖厉河生态长廊柴门小学至河西坡段综合治理工程现场,大型施工设备正在开展采砂坑平整回填工作,平顺畅通河道,消除安全隐患。

会宁县水务局建设工作站负责人 焦秦华结合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圈一带、三线多极”动力格局,以及围绕黄河干流和祖厉河支流建设生态廊道的要求,现在我局统筹安排启动祖厉河生态长廊、柴门小学至河西坡段综合治理工程,对祖厉河、柴门小学至河西坡段河滩地疏浚、采砂坑平整、新建堤防,同时对两侧不稳定斜坡进行调和造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为实现乡村整洁、构建美丽会宁奠定基础。

点面结合、统筹联动。“祖厉河+”生态建设模式开启了国道247沿线国土绿化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高潮,通过“治城、治河、治山、治污、治村、治田”六治齐抓,今年4月中旬将完成祖厉河生态廊道和G247沿线郭城驿、河畔、甘沟驿、柴家门等乡镇绿化任务3.11万亩,4月底完成补植补造任务;6月底完成沿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7月底完成祖厉河7公里示范段建设任务,推动祖厉河-国道247线绿化总量持续增加,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质量大幅提升。同时,2022年全县计划完成营造林绿化24.99万亩,草原修复6.5万亩,持续推进“三百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发展“双碳经济”,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生态廊道特色景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会宁样板。

会宁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李维军2022年春季,全县国土绿化以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为主体、以国家储备林为载体,辐射全县28个乡镇主干道路绿化、村庄绿化,计划完成营造林8.2万亩。树种选择以云杉、山杏、槐树、柳树、河北杨、白蜡、丁香、连翘、榆叶梅等乡土树种,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落叶与常青树种混交的造林方式,着力把祖厉河—国道247线打造成生态建设的示范点、城乡融合的示范点、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为加快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