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报平头川镇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专项
考核工作自评总结的报告
县乡村振兴局:
根据中共白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工作的提示函》要求,平头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十聚焦十到位”为抓手,结合集中排查、专项排查以及第二轮排查工作,认真审视村户存在问题和短板,形成问题台账,落实销号管理,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后评估工作。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平头川镇位于会宁县东部,距离县城59公里,北与大沟镇接壤,南和老君坡镇毗邻,西同八里湾乡相连,东靠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震湖乡。总流域面积为138.27平方公里,共有耕地
面积78560.49亩,省道界双公路横穿全境南北,交通便捷。共辖9个村5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131户12344人,常住户数2018户5012人,2021年底人均纯收入9450元。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462户6411人,监测对象72户34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0户251人、边缘户18户8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17人),风险消除54户262人。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措施落实方面。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对已脱贫户、“三类户”保持脱贫攻坚政策和支持力度的连续性,落实产业、就业发展扶持政策,其中产业扶持212户,就业扶持96户96人,兜底保障272户623人(一、二类低保户239户589人)。结合“五覆盖一督查”、“十聚焦十到位”、防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专项行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详细精准摸排农户近期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及时纳入监测范围,今年共识别纳入4户17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面精准落实各类帮扶政策。累计申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38户3172万元,发放219户1110万元(其中2022年申请216户1185万元,已发放75户375万元),有效解决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种养产业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
(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方面。饮水安全,实施张咀村、青龙村部分老旧管道改造提升和自来水进村进社主干线工程,完成整改户数379户,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住房安全,落实农房动态监测四制要求,对2646间房屋深入排查,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改造一户、清零一户,有效防范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因住房问题返贫致贫。自2009年实施危房改造以来,全镇共改造1696户、发放补助资金1537.9万元,其中今年全镇计划完成抗震农房改造9户,目前已竣工6户。基本医疗,9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正常投入使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积极跟进落实大病患者回访和康复指导,组织签约医生、村医入户随访、健康体检和送医上门等服务。通过网格员“喊话”,积极推动2023年合作医疗缴费工作,已完成参保2784人,参保率26%。义务教育,全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所,共有学生533人,全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教育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三)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全镇“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6户457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6户27人,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90户430人)其中钟鼓楼安置点67户,北二十铺天润嘉苑安置点29户,实现了所有搬迁户稳定搬迁入住,异地搬迁人口中有稳定就业91户201人,其中通过技能务工就业149人,通过劳务务工就业36人,通过个体经营就业16人。
(四)产业帮扶方面。以“产业”准线贯穿发展主线,培育发展肉牛肉羊养殖、融合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的集群配置,现代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基础产业:通过“4+1”(“4”即农户自种、亲友代种、合作社流转、改善提升,“1”即村集体兜底)措施,完成耕地撂荒整治12981.59亩,完成率83%。种植全膜玉米3万亩、黑膜马铃薯2.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突破67875亩。目前,秋粮收割已经结束,预计各类粮食产量将超过9647吨。主导产业:全镇在原有9个农业标准化种养产业园的基础上加快新两园建设、落实“6+1”产业奖补政策,5个安格斯肉牛专业合作社扩群增量、提质增效,逐步实现扭亏为盈。全镇肉牛饲养量达到5307头,同比增长22%;肉羊饲养量达到18223只,同比增长23.9%;肉牛达标66户462头(其中脱贫户51户357头、“三类户”9户45头、一般户6户60头);肉羊达标152户4690只(其中脱贫户129户3870只、“三类户”11户220只、一般户12户600只)。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大户种植、机械化耕种等优势,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0亩;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板块化模式,签订1000亩良谷米“订单农业”;抢抓撂荒地整治机遇,集中连片种植荞麦4000亩。劳务产业: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群众收入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铁杆庄稼”,2022年劳务输转任务数2750人,共完成输转人数2872人,其中有组织输转2154人,发放交通补贴89人5.34万元。利用光伏发电分红资金在万曲村、柳树沟村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35人。
(五)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方面。道路建设,在李湾村北岔社实施桥梁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开挖、钢筋加工棚、项目驻地建设等工作;完成村组道路硬化5.5公里,硬化水渠边沟0.4公里,整合光伏扶贫资金,维修硬化村组道路0.7公里。卫厕改造,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分类推进问题厕所整改,推进完成好今年480座改厕任务,目前已完成改厕480座,完成率100%。农网改造,完成李湾村北岔社37户、张咀村雪川社50户农户农网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农村电网服务水平。商贸中心,招商引资实施平头川镇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彻底解决“马路”市场问题。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建设完成。
(六)基层治理方面。一是聚焦政治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基。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二十大报告精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分批组织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集中轮训。结合“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兜底培训和农村党员冬训工作,累计培训镇村干部63人,全面提升抓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是注重德治教化,筑牢基层治理阵地。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队伍9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定点帮扶,解决弱势群众困难;深入开展“五整五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评活动。上半年以来,累计评选出道德模范6人、“五美户”家庭90余户,创建“五特社”6个、“五星村”2个;积极宣传引领,修订完善9个行政村新的村规民约,着力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三是畅通反馈渠道,筑牢法治保障效能。深入推进“白银综治”“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推广应用,盯紧全镇重点人员(2类4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2人、信访重点人员2人),建立重点“人”责任清单,落实一人一方案措施,每天对重点人员进行核查,确保稳控、服务到位。发挥“三调一诉”联动优势,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遏制非正常上访、重访、缠访现象。今年上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信访投诉52例,已全部办结答复完成。
(七)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以“改造一条主干公路,靓化一条主街道,规范九个行政村”为目标,在马路村上咀组迁址新建占地5亩垃圾收集场和填埋场各一座,新建马路村小广场一座,硬化面积1800平方米。对乡村主干道路补植补栽苗木3500余棵,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全县城乡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月活动,累计整治拆除农村私搭乱建2处、整治生活垃圾23.1吨、清理柴草秸秆17.9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57.5吨、拆除和修缮残垣断壁及危旧房50处、清理废旧农膜22.5吨,真正做到了主干公路整洁干净,主街道靓化美观,村落场所治理有效。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镇在2022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产业发展推动缓慢。在全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进程中,群众对草畜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依靠干部动员种(养)多,主动谋划种(养)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点不成片”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明显。存在人居环境整治浮于表面,不能深层次、高标准开展的现象,大多数村仅停留在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扫垃圾等表面工作上,对如何发动群众参与办法不多,如何整体高标准整治,如何打造、提升内涵办法不多。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区位影响,基础设施的短板仍然比较突出,强村富民的基础项目还不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还不强劲。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靠实责任持续加强统筹组织领导。紧盯“十聚焦十到位”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各级各类督察反馈及自查发现的问题,对标对表,及时查漏补缺,全面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以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迎接国家后评估和省上专项考核。抓住当前撂荒地整治机遇,宣传政策、扩大种植,同时督促各村统筹引导,以集中连片、连带形式,结合产业示范点打造,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紧盯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户”,瞄准因病、因学、因残、因就业不稳定等主要返贫致贫风险,紧盯未消除风险重点监测人群,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结合“十查十纠”“五覆盖一督查”和防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发现的问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核查,对走访情况召开村级会议研究讨论,对有致贫返贫风险的人口及时按照“一看二算三核四评议五公示”新识别程序进行申报。三是明确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乡村建设。按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一部署,紧密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全面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加快建设步伐,持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加强河道整治和撂荒土地治理,建设一批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点。四是锚定目标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保障乡村振兴的核心举措,结合“6+1”产业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产业优化”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立足现有基础,继续把草畜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首要产业,通过引进“能人”、合作社、支部带动和清单式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户养殖,争取到2022年底新增能繁母牛90头,真正推动草畜产业由零星种养到规模发展。二是通过研判小杂粮种植市场,打造集“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板块化产业发展链,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种植模式,推动全镇集中连片种植小杂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三是积极谋划“旱变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引洮工程七干渠过境之便利,积极对接做好旱塬山区蓄水保水节水灌溉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文章。四是借助平头川交通便利、饲草种植面积大、有良好的养殖传统和农村劳动力多等资源优势,实施平头川镇肉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交易活牛1万头,交易额达5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大沟、八里、老君、太平、翟所、杨集、党岘、丁沟等南部八乡镇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五是定向发力接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拆危治乱、植树造林、户厕改造、河长制、林长制、土地增减挂钩、产业布点、乡村示范村建设等8项工作全力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五个一批”(清理一批、拆除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打造一批),在重点提升马路、李湾2个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同时,下半年每村均高标准整治1个社,全力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干净整洁明亮成为平头川新“标签”。
平头川镇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