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会宁县抢抓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人饮工程实施等利好政策,不断加快良种基础母牛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的“安格斯牛”产业扶贫项目,助推了该县高端肉牛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导向精准。该县立足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及饲草料资源丰富的实际,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适合会宁县情的“千家万户繁育、大场大户育肥”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小群体、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助推脱贫攻坚路子。
区域布局集中。以千家万户养牛为基础,以规模养牛为主体,加快良种繁育,增加饲养量,重点发展优质肉牛,建设全省肉牛产业大县。该县基本形成了以东南部二阴山区为主的肉牛养殖集中区,其中重点打造了新添堡、丁家沟、中川、杨崖集、党家岘、太平店、老君坡、八里湾、侯家川、平头川、翟家所等11个肉牛养殖重点乡镇。
规模养殖加快。坚持把延伸产业链条作为草畜产业现代化的基础,着力培育完善产业体系,逐步转变传统养殖加工方式,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建成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1家,肉牛养殖龙头企业15家,养殖小区(场)、合作社134个。同时,在全县肉牛养殖户开展保品种、保保险、保退换、保技术、保回收等“五保”服务。
政策扶持助推。在肉牛产业重点乡镇,以“整村推进”为突破口,聚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贫困户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的,每户每年享受2500元的产业达标补助,连续补助4年。同时,对2018年以来未达标的贫困户每引进1头良种基础母牛,补助5000元,每户最多补助4头。
目前,该县韩家集、八里湾、平头川、太平店、杨崖集、翟家所等6个乡镇15个贫困村引进了安格斯肉牛1100头,进一步加快了迈向中国西部安格斯肉牛引进繁育示范县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