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团结村 | 栏目:村务公开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06-25 12:29:00 | 阅读: 255
因一段历史而被人铭记一种精神因一抹红色而历久弥新近年来会宁县依托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在弘扬红色文化、完善基地功能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推动会宁旅游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持续放大“红色+”效应
“红色+全域旅游” 为乡村振兴“塑形”深挖资源充实“红色风景线”会宁县加快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先后建设了会宁县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会宁会师旧址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会宁县桃花山红色旅游登山步道体育健身基地完成了长征胜利景园改造提升等改扩建项目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特色红色旅游带动直接就业人数15447人间接就业人数57286人不断盘活红色旅游经济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红色+全域旅游” 为乡村振兴“塑形”
“这两年我们吸纳本村及周边20多名村民从事服务员、厨师等岗位还收购村民的杂粮、土鸡、羊肉、苦菜等食材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祖厉人家乡村旅游点负责人介绍
发展红色旅游还直接加快了会宁城镇化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县域内景区村容村貌综合提升工程开展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和规划布局、村容环境、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四美”行动让会宁县走上了“景城一体化”发展之路
多年来会宁县还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展红色旅游景区培训班红色书画展等活动提升了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会宁会师旧址策划的红色文艺演出、红色原创歌曲红色影视剧等“会宁特色”主题项目层出不穷不断弘扬红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红色+特色教育” 为文旅产业“铸魂”发挥效应打造红色旅游高地会师旧址管委会充分发挥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资源优势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打造一流讲解队伍提高接待服务水平“自2006年起,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开始强化旧址宣传推介工作尝试多种方式向外传播红色文化和故事借助视频、图片及VR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云端‘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景区’尤其是将《红色故事会》演出通过歌舞、朗诵、快板、小品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演绎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红色故事的教育功能”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宣教科科长陈建欣说
“红色+特色教育” 为文旅产业“铸魂”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推出“十个一”服务标准采用现场教学、激情教学和体验教学“三种教学”模式为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走进革命纪念地开展现场学习提供了优质讲解和接待服务其中会师塔前主题活动红色故事会、红色微党课成为甘肃省内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2021年会宁会师旧址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团队2900余个、95.1万人次此外为挖掘好红色内涵,留住“红色记忆”还赴县内四房吴镇大南村、老君坡镇上街等地征集到小军号、弹药匣子、口粮袋等老红军遗留物件并展出通过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让参观者见证红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
“红色+品牌发展” 为全域发展“赋能”打好“组合拳”绘就“红色风景线”放大红色旅游品牌新效应会宁县挖掘金色教育资源发挥“西北教育名县”的品牌优势积极搭建会宁教育考察旅游平台以“金色教育”丰富“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带动“金色教育”转变为红色旅游与金色教育、绿色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态势逐步形成“三馆”“两区”“一品”“一乐”和“一场”共存的会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以“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
“红色+品牌发展” 为全域发展“赋能”
今年会宁县将对会师大道、会师路、长征路进行全面提升植入红色元素,打造红色大道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对会师旧址、会师景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红色景区对会宁旧城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打造红色街区和红色小镇形成“出发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园体验在红军村、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路、红军街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的闭环式精品旅游线路助推会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为,未来已来昨日会宁以辉煌的成就载入史册今日会宁正在会师儿女手中绘就最新最美的画卷明日会宁“一带五色·多彩会宁”美好图景终将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