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近日采访时了解到,新春伊始,养殖户们在重视疫情防控的同时,已着手安排新一年的养殖计划。
在翟家所镇杜湾村,安格斯肉牛养殖户张辉正在给自家的圈舍消毒,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辉不仅每天关注疫情防控进展,年前产下的三个小牛犊也是他最操心的事。
张辉告诉记者,农民搞养殖,种植不能丢,种养互相补充,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今年,他有两项计划,一是要继续扩大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二是新建一个青贮池。
八里湾乡兽医站站长杨旭海,这两天除了在一线疫情测点值班外,一到换班间隙,他都要赶到芦坪村安格斯肉牛养殖合作社,指导工人们对圈舍进行消毒,做好牛犊接产、护理和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
据杨旭海介绍,芦坪村的这个牛场目前一共产了103头牛犊,现在已经进入了高峰期,一共是200头的基础母牛,产犊已经过半,厂里每天平均产犊在5头到6头,全乡平均每天产犊在十头左右。
自疫情发生以来,会宁县畜牧兽医局按照农业农村关于“疫情防控”和“畜牧产销”两不误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动员养殖场户做好动物疫病排查、圈舍消毒和科学化饲养等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记者在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2018年8月16日会宁县与北京雄特牧业签订安格斯基础母牛引种协议以来,全县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动员广大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安格斯肉牛养殖6518头。从2018年9月16日第一头牛犊生产,到2019年11月5日第一头回购,截至2月8日,全县共生产安格斯牛犊1013头,其中符合回购条件的六月龄以上的牛犊113头,回购均价达到10191元/头。预计到今年5月底,全县安格斯产犊生产数量将超过3000头。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推广,安格斯基础母牛以耐粗饲、气候适应性强、动配受胎率高、产犊成活率高、家庭养殖效益高等多种优良特性逐步得到广大农民养殖户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