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老君坡镇深入开展“五整五创”乡村振兴 五年行动方案

部门:老君坡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11-04 11:02:19 | 阅读: 891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四整四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示范建设步伐,促进全镇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聚焦“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发展目标,在“四抓四促”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星级”乡村创评行动基础上,实施“四整四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以更强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力度,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鼓励先行先试,村村同步推进,大力培育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样板,示范引领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统筹推进,全面振兴。统筹谋划示范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改革创新,彰显特色。坚持规划引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方案、一年一计划,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注重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形成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

——群众主体,激发动力。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管理,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重点任务

(一)整户治理,争创乡村振兴五美户 按照庭院设计规划美、布局整齐美、卫生整洁美、环境绿化美、家庭和谐美“五美”标准,创建乡村振兴“五美”户31 户。

 1.设计规划美。充分考虑生产生活需要,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设计简洁大方,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内外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2.布局整齐美。长期保持院落井井有条,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物品摆放整齐,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挂、无乱贴乱画、无乱拉乱接,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圈舍卫生整洁,实现庭院内外整齐有序。

3.卫生整洁美。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庭院附近沟渠、道路干净卫生,院落无粪土、无垃圾、无污水。实现个人卫生净、卧室客厅净、厨房储物间净、厕所卫生净。     

4.环境绿化美。普遍种植各种花卉苗木,精心设计特色景点,形成层次错落有致的绿化格局,努力营造“房在树中、人在绿中、村在林中”的庭院风景。

5.家庭和谐美。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积极进取,勤劳致富文明健康,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抵制毒品;移风易俗,弘扬 传统美德热心公益、乐于助人、邻里互助,和睦相处。

(二)整社打造,争创乡村振兴五特社按照产业发展特、生态建设特、文旅休闲特、环境清洁特、乡风文明特“五特”标准,创建乡村振兴“五特”社 5个。

 1.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特色社。围绕“牛、羊、菜、果、薯、 药”和小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选择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有一定规模、带动农户多、科技水平高、产业特色明显的社,通过项目撬动、技术推动、市场拉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措 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打造4个产业发展特色社。特色社主导产业数量占比达到 70%以上,覆盖农户达到全社农户的60%以上,产业收入占比达到70%以上。

 2.打造一批生态建设特色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农村生态优美、农业绿色发展、农民低碳生活的原则,加强植树造林、生态修复、草原保护、种草种花,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种养循环等行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生产,打造1 个生态建设特色社。

3.打造一批文旅休闲特色社。按照文化品牌多色互动、历史遗迹保护完整、农耕体验特色鲜明、休闲观光功能完善的标准,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本体文化,打造1个休闲度假、垂钓采摘、农耕体验、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康养基地等文旅休闲特色社休闲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

4.打造一批环境清洁特色社。按照“污垃要处理、社户要整洁、风貌要美化、机制要健全、体系要完善”的要求,重点做好社内“三清一改”(清理生活垃圾、清理社内塘沟、清理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集中整治社内公共空间,清理房前屋后、屋内屋外,定时打扫卫生、定点摆放物品机具,勤洗勤扫勤捡,推进社内绿化、亮化、美化,实现农 户庭院整洁美观,村社风貌明显改善,打造2个环境清洁特色社。

5.打造一批乡风文明特色社。倡导科学文明生活理念,弘 扬勤劳节俭优良传统,树立乡村文明和谐新风,以身边人讲身 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培养农民群众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展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 等活动,举办“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人物”等先进 事迹巡讲,积极总结“勤俭孝和”四德榜先进经验,打造1个乡风文明特色社。

(三)整村提升,争创乡村振兴五星村按照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治理有效星、乡风文明星、生活富裕星“五星”标准,创建乡村振兴“五星”村5个。

1.产业兴旺“星”。富民产业发展美,围绕我有优势有条件有基础有要素的产业,推动 “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发展。 深入开展“一村一品”示范创建,以何门村蔬菜产业园为带动,实现每村有1-2 个农业主导产业,每个村都有标准化种养产业园,至少有1 个带动力强、利益链接紧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建立股份合作的紧密联结,或建立订单、购销合同等半紧密联结,带动农户增收。带动主体以紧密、半紧密联结方式带动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村总产值的70%以上,从业人员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60%以上。

2.生态宜居“星”。村容村貌整洁美,镇村布局科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卫生厕所合理配建,垃圾污水有效处理,面源污染得到治理,文化遗址遗迹合理保护,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实现建设规划、卫生公厕、卫厕改造全覆盖,美丽庭院(洁、齐、绿、美、景、韵“六美”)占比 50%以上,垃圾收运设施配备齐全,在全镇因地制宜提升2个环境清洁村庄。电线、电话 线、有限电视线等各类线路沿道路同杆架设,排列整齐,无私 拉乱接电线、电缆现象。

 3.乡风文明“星”。村风民风文明美,民风淳朴、崇尚文明、邻里和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信友善、勤俭节约,村规民约务实管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生产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以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为抓手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行动,即制定一个村规民约、 建立一个红白理事会、组建一个道德评议会、建设一个道德讲堂、设立一个善行义举榜、打造一个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组建一支乡风文明宣传队、组建一支农村志愿服务队、评选一批“身边好人”“好婆媳”“好邻里”、评选一批“十星级”文明户。

4.治理有效“星”。安定团结和谐美,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致富在产业链上”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基层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凝聚服务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乡村治理机制健全,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自治作用充分发挥,矛盾化解调和及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达到善治示范村标准,自治、法治、德治机制健全,无案件、无诉讼、无信访。

5.生活富裕“星”。村民生活幸福美,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收入来源多渠道,村民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商业有网点、医疗有服务、五保有供养,实现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推动“三变”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普遍达到 5 万元以上,其中 10%的村达到50万元以上。农户增收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 万元以上。

(四)整乡推进,争创乡村振兴样板镇 围绕“产业带动型、生态示范型、商贸流通型、文化传承型、城乡融合型”五种类型特色乡镇,创建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样板镇。

围绕“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目标定位,建设具有城市功能的示范小城镇。坚持功能“全而聚”的要求,建设符合美丽宜居乡村标准的童家湾紫香小镇。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一套班子抓到底。突出政治导向,坚持四整四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有序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统筹安排、组织协调、统计汇总等日常工作。

(二)一张蓝图绘到底。突出规划导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年连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干。由镇国土所牵头,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详规。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高品位,接地气、顺民意,立足环境优势,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体现乡村特色, 注重协调自然,分类指导、因村施策,不能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防止生搬硬套、千村一面。

(三)一套机制干到底。突出制度导向,建立“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套班子、 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工作任务分解书和推进“时间表”,把工作任务细化为阶段节点目标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使各项工作任务可报告、可量化、可核实,确保各项任务按预定计划不折不扣顺利完成。

(四)一把尺子量到底。突出标准导向,各村对照庭院“五美”标准,对辖区内农户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每达到一个方面标准即为达到一“美”,全部达到五个方面标准为“五美户”;各对照“五特”标准对辖区村社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特色社达标名单;对照“五星”标准对辖区内行政村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每达到一个方面标准即为达到一“星”,全部达到五个方面标准为“五星村”,并对所辖村社提出排名建议

(五)一根杆子插到底。突出管理导向,实行定期调度、 打铃点名、末尾约谈制度。镇上成立督查组,采取日常巡查、暗访抽查、跟踪督查相结合的方法,一月一督查、一排名、一通报,按照“三色管理”考评办法,对各行政村定期考评打分,每月汇总排名,公布考评结果。对排名前3名的行政村实行绿色管理,对排名后3 名的行政村实行红色管理,排名中间的行政村实行黄色管理。

)一套标准奖到底。突出成效导向,探索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积分超市”,每月对农户进行评比计分,兑换相应物品。上统筹乡村振兴资金、各类奖励资金等“三农”发展资金,用于奖励乡村振兴五特社、五星村,每评选一批乡村振兴五特社、五星村。

(八)一个口径讲到底。突出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微信等多种形式,聚焦乡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 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全方位、 多层次宣传乡村振兴行动典型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