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土高山乡人大主席团关于深入开展 “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实施方案

部门:土高山乡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土高山乡 | 作者: | 日期:2022-08-16 16:09:19 | 阅读: 364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深化党建引领推进“五治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在土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全乡重点工作,积极融入全乡四级网格管理,助力“五治融合”,参与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按照中共会宁县办公室印发的《会宁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委办字〔2022〕77号)精神,结合我乡实际,乡人大主席团决定在土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以“融入四级网格管理、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落实‘两联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决定,围绕县委党建引领推进“五治融合”总体安排,坚持与四级网格管理相融合,与“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入广泛开展“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以人大代表富有成效的履职实践助力构建“一带五色·多彩会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目标

通过将在土各级人大代表融入全乡四级网格管理,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加强四级网格管理、推进“五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中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三、基本原则

——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乡人大主席团发挥指导作用,跟踪了解情况,适时督促指导活动开展。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保障乡人大主席团有序有效开展工作。

——坚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乡人大要注重建好活动阵地,要加强代表培训,要丰富履职载体,要提升代表权威,动员和引导在土各级人大代表在推进“五治融合”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

——坚持互融共进,务求实效。要把“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与全乡深化党建引领推进“五治融合”、全乡四级网格管理、“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相结合,相互借力,相互促进,实现代表活动在一线开展、意见建议在一线收集、监督落实在一线推动、代表风采在一线展现。

四、活动内容

本着“贴近代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按照“一次接待活动,一个实施方案,一本接访档案,一次会议研究,一份交办意见,一次协调督办,一个答复意见”的规范流程,开展“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

(一)融入四级网格管理。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协同村级人大代表之家,采取“人大代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村两委班子”“人大代表+驻村工作队”“人大代表+居民小组长”“人大代表+公益性岗位”“人大代表+乡贤能人”等多种模式,将本乡代表小组中未编入四级网格管理的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编组划分融入到四级网格管理。

1.“人大代表+网格”。乡人大主席团按照代表层级、结构、数量,将辖区内代表按照“1+x”方式重新分组,实现辖区人大代表参与网格管理全覆盖。“1”即:1名人大代表,“x”即:联系几个网格员。人大代表参与网格工作,同时进行网格内部的信息收集,问题解决跟踪等工作。

2.“人大代表+功能组”。区分代表行业、领域、专业、身份,立足四级网格管理职责任务及人员结构,科学设立人居环境整治组、政策宣传组、文明劝导组、矛盾调处组、疫情防控组以及评比检查组等组别,推动建立人大代表参与的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格局,以人大代表实实在在的作为与担当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3.“人大代表+基层组织”。在确定项目、资金使用、产业规划等重要事项时设立代表列席席,积极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使代表们当好决策“监督员”,助力建设魅力土高。

(二)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代表接待日”活动从6月底启动,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坚持常态化开展。由乡党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迅速安排部署,积极协调解决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保障乡人大主席团依法依规、扎实有序推进,确保“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做好前期准备。按照《土高山乡人大关于划分代表小组的通知》,制定“代表接待日”活动实施方案,由乡人大主席团按照“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确定代表”的“两固定一确定”模式,每季度固定1天为“代表接待日”。乡人大主席团围绕当前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辖区在土市县乡人大代表进行有针对性的接待。各“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活动室”分别确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代表接待日”活动的联系联络、群众意见的收集整理、问题反馈等服务工作。

2.提前通知公告。乡人大主席团在每次代表接待选民群众前5个工作日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告接待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参加接待日代表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接待地点等。

3.规范现场登记。接待选民群众时,宣讲政策、答疑释惑,

认真听取选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做好记录,但不直接处理问题。需要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耐心细致做好相关工作。

4.及时转办督办。接待中,承担接待任务的代表详细记录选民的意见和诉求,梳理汇总后转交乡人大主席团进行处理,提出拟办意见,经乡人大主席团汇报乡党委同意后,分类交办转办。

5.抓好反馈总结。有关承办村和单位要加强与代表和选民的沟通,对代表在接待选民群众时所反映的建议意见,须在3个月内办理完毕,做到所反映问题和意见条条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落实“两联系”制度。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在广泛联系代表的同时,要固定联系1-3名基层人大代表,每人每年至少走访2次。

1.开展视察调研行动。紧扣全乡大局和中心工作,紧贴推进“五治融合”和“四级网格管理”。乡级人大开展关于“五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的专题视察调研全年不少于1次,并形成高质量的视察调研报告。

2.开展法律监督行动。乡人大主席团要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围绕基层治理,高质量、高标准组织代表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促进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3.开展建议督办行动。每位代表针对“五治融合”方面至少形成1条有质量的代表建议,形成从“提出—协商—督办—落实—测评—答复”的闭环办理流程,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和实效。

4.开展走访服务行动。每位代表每年回原选举单位至少参加1次代表述职活动、走访3户选民群众。落实代表向所在村报到制度,为民履职办实事,在服务群众中当先锋、作表率。

5.开展法治宣传行动。以国家宪法日、宪法周、宪法月等宣传活动为抓手,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力争每位代表为基层群众或基层单位上1堂法治课,推动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生活,为基层治理夯实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治担当。乡人大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委大局是什么,人大工作就重点安排什么;人民群众关注什么问题,人大工作就重点推进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排部署,明确具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在确保代表健康和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有效组织活动开展。

(二)示范带动推进。为确保“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高效化、规范化开展,由包抓党委委员牵头,到各村指导开展“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活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乡深入有序开展“一融入一接待 两联系”活动。

(三)激励代表参与。乡人大要注重凝聚共识,完善组织发动、督查指导、激励评优、管理监督等机制,提高代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要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代表了解掌握相关基层治理的法律常识和必备的履职知识,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人大代表要切实提高认识,主动参加活动,妥善安排好个人的生产和工作,优先执行代表职务,真正成为“五治融合”的监督者、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四)加强指导督导。乡人大主席团成员要深入联系村及时跟踪指导,把握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定期研究,统一调度,分类指导,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挖掘典型、树立标杆,取长补短、互鉴互促,培育一批“一融入一接待两联系”示范点,推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

(五)注重实际效果。要加强对代表开展活动的宣传报道,发出人大代表好声音,讲述代表履职好故事。乡人大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把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开展活动与为民履职办实事有效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