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塬镇2022年禁种铲毒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全镇禁种铲毒工作,继续扩大新塬镇“零种植”区域,确保“零产量”工作目标,巩固禁种铲毒成果,防范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出现反弹蔓延,根据会宁县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全县禁种铲毒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新塬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新塬镇禁种铲毒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禁种铲毒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提升对毒品原植物的发现、铲除、打击能力,确保不发生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
二、禁种铲毒行动重点地区
根据调查摸排情况,结合往年铲毒行动好的做法,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村(社区)深入发动群众,组织专门队伍、禁毒志愿者,重点对:(1)边远结合部;(2)偏远山区、林区、果园;(3)沿山地区、田间地头、村民院落;(4)菜园、蔬菜大棚;(5)花园、苗圃等可能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地点或部位,进行实地踏查,做到不漏一块地、不留一根苗。凡发现毒品原物的,及时铲除,并拍照、摄像,保留少量样本。对大量种植毒品原值物的不法分了,利用毒品原植物从事毒品加工活动的不法分子和干扰、阻挠铲毒行动的人员,要作为查处的重点,严肃查处。
三、任务目标
基于我镇禁种铲毒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各村(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禁种铲毒工作的安排部署,加大组织领导和禁种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发现、铲除和打击能力。为实现禁种铲毒工作 “零种植”、“零产量”工作目标,要层层签订禁种铲毒工作目标责任书;一是乡镇跟各村(社区)签订责任书;二是各村(社区)跟各社签订责任书。各级要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做到“村不漏社、社不漏户”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组织机构
新塬镇禁种铲毒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详见附件),负责全镇禁种铲毒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南佩佩同志为办公室禁毒专干,负责禁种铲毒工作所有数据的统计上报和文件材料的起草等日常工作。
五、时间和步骤
分五个阶段(3月10日至9月底)
第一阶段,3月10日-3月15日为准备阶段。各村(社区)要积极按照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重点地区,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工作责任,适时和镇上签订禁种铲毒责任书,并层层落实到各村民小组及农户。
第二阶段,3月16日ー5月31日为宣传和禁止籽种下种阶段。镇禁毒办会集中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止种植毒品原植物宣传活动,发布通告,设立举报电话,公布奖励办法; 各村(社区)要积极配合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组织专业队伍驻山把守、盘查登记全面加强人、林管理和对种植区域的监控,并适时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因非法种植受到打击处理的案件及人员,以儆效尤。镇禁毒办会将举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奖励办法并下发到各村(社区)进行张贴。
第三阶段,6月1日一8月19日为集中踏查阶段。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村(社区)积极配合下,调动一切力量,开展联合铲毒行动,将毒品原植物在幼苗或割浆前彻底铲除。按照“三清”(清山、清沟、清河道)和“四定”(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责任)“五个不放过”(即不放过一村一社、不放过一山一沟、不放过一坡一地、不放过一家一院、不放过一株一苗)的原则,采取拉网式踏查。真正做到“山山有人管,沟沟有人护,片片有人抓”,最大限度的扩大踏查范围。同时,全力配合国家和省禁毒办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研究中心进行实地核查和无人机航测,确保将毒品原植物在幼苗或割浆前彻底铲除。对发现的种毒行为,派出所要立案侦查,并积极缉捕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发现种植的地块和核实的靶点,要搜集相关证据,详细登记面积、数量、经纬度,做好现场实录,并如实记载和上报亩数、株数、现状。
第四阶段,8月20日-8月31日为收缴查处阶段。各村(社区)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情报,派出所集中警力破获种植案件,抓获种毒人员,收缴毒品和籽种,摧毁毒品种植加工、销售链条。
第五阶段,9月1日-9月20日为总结检查阶段。各村(社区)全面总结禁种铲毒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于9月18日前上报镇禁毒办,由镇禁毒办汇总上报县禁种铲毒工作办公室,各村(社区)要如实上报的铲毒株数,如发现铲除数超过1万株或在国家禁毒办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研究中心通报我镇发现种植的亩数和估产株数后,才上报情况和数据的村(社区),要向镇党委、镇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并按照《白银市禁毒工作领导责任考核办法》追究相关责任。
六、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村(社区)要站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高度,把禁种铲毒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严格落实禁种铲毒工作责任制。要按照省市县禁毒委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镇党委、镇政府会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文件要求落实所需经费,解决实际困难,各村(社区)要层层靠实责任,对确定的重点区城,采取得力措施和有效办法开展工作,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实效。镇党委、镇政府会加强督导检查,适时组成督导组深入到各区域检查督导禁种铲毒和管理工作。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禁种氛围。各村(社区)、辖区派出所坚持早安排、早部署,在利用走村入户、拉条幅、张标语等传统方式开展宣役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QQ、微博等新型宣传手段,转发《会宁县禁毒办关于禁止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的通告》和禁毒宣传电子音频,宣讲毒品原植物特征、禁种法律法规等,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禁种意识。
(三)发挥专业队伍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各村(社区)、辖区派出所要发挥好禁种铲毒专业队伍的作用,多渠道组织工作力量,在重点区域设立检查站,盘查可疑人员,巡查可疑地块,做好管控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四)加强涉种嫌疑人员和在种植区居住或流动人员的管理。公安派出所要全力抓好人口管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本单位的职工。对历年有非法种植毒品原物行为的人员,要逐户、逐人登记在册,落实监控措施;对重点村社常住人口和经常进出林区、山区的流动人口进行清查、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五)深入开展搜山踏查,确保铲毒务尽。镇党委、镇政府会适时组织基层公安干警、镇村干部、护林员、网格员等各方面力量,深入山区林场、“空心村”、废弃庭院等潜在非法种植区域,开展踏查铲毒行动,积极核查省禁毒办下发的可疑地块靶标,及时铲除发现的毒品原植物。
(六)严厉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的违法犯罪分子。公安派出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情报和证据意识,继续发展和建立一批禁种铲毒工作信息员和秘密力量。对发现和举报的种植地块在铲除的同时,要积极主动查找种植人员,对发现和举报的案件线索要深挖细查,对缴获的鸦片案件要上追种源,下查种植、收购、加工、流向,一追到底,对于影响广、危害大的非法种植案件,要及时立案侦查,挂牌督办,涉及跨市州区域的非法种植案件,要及时上报上级禁毒部门。加强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联系,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要坚决打击,毫不手软,努力提高禁毒执法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