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刘家寨子镇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实施方案

部门:刘家寨子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06-21 00:00:00 | 阅读: 412

  为了遏制耕地撂荒现象的蔓延趋势,稳定我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根据会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会宁县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会农发〔2020〕6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复耕、应种尽种”的原则,创新方法、探索模式,加快撂荒耕地复垦复复种工作力度,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进一步盘活利用好耕地资源。坚决纠正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确保全基本农田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个必须,五个一批”的办法,即凡是2021年享受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补贴资金的撂荒耕地,今年必须无条件复耕复种;对于没有享受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补贴资金的撂荒耕地,采取引导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土地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还林还草一批的办法,争取实现撂荒耕地全面复垦复耕复种,并逐步探索和构建撂荒地综合利用、科学利用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措施

组织村社干部,对本区域内的撂荒耕地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分析撂荒的区域、原因、规模,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办法,重点种植小麦、马铃薯、小杂粮、饲草、中药材等作物,确保所有撂荒耕地尽快复耕复种。

(一)必须复种批。各在组织调查撂荒耕地的过程中,要对享受耕地地力补贴资金的撂荒耕地进行全面普查,特别标注,讲清政策,全面复耕复种。对不复耕复种的耕地一律不再享受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对享受补贴又不从事农业生产造成样地撂荒的,依法依规追究承包农户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引导流转一批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掌握农户土地流转面积和价格,及时收集与发布信息,组织和引进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生产条件较好的撂荒地,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解决一批荒耕地。

(三)代耕代种批。各要根据撂荒耕地摸底调查情况,对外出务工不愿耕种和没有能力耕种,且生产条件较好的撂荒地,由承包户确定种植作物,商议支付一定耕种费用,组织其家族亲朋、种植大户等,通过代代种由承包户获得收益的方式,解决一批撂荒耕地。

(四)土地托管一批。各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的土地。商议托管价格,由承包户支付耕作费用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托管耕种,土地收益归承包户的方式,解决一批撂荒耕地。

(五)改善提升一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实施区域内,因生产力下降而导致撂荒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尽量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设田间机械耕作道路,变小块梯田为适合机械作业的大块梯田等,有效改善农田基础条件,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引导承包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机械化耕作,有效解决批撂荒耕地。

(六)还林还草一批。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林缘区以及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撂荒地,优先规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林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承包农户收入,有效解决一批撂荒耕地。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3月1日一3月31日)。制定刘家寨子镇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进一步开展撂荒耕地排查摸底工作,分析撂荒区城、原因和规模,以村为单位建立撂荒耕地摸底调查清册。

(二)全面实施阶段(4月1日-5月31日)。在摸清撂荒耕地底数的基础上。结合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和项目实施,按照一个必须。五个一批的办法,全面开展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

(三)总结考核阶段(6月1日-6月30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好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数据统计汇总、资料收集等工作,全面总结工作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长为副组长,各村包村组长、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同、乡村主体农户参与的责任机制。形成镇村社共同担负起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职责,全面做好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

(二)强化政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镇政府与各村加强协作配合,严格履行耕地保护日常监管等法定职责,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宣传、张贴标语入户摸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国家《士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耕地保护政策,切实提高群众对耕种和保护土地责任义务的认识。

(三)破解瓶颈问题,分类施策推进。要紧盯土地撂荒的重点村组、重点区城、弃耕农户,分区分类分析研究土地撂荒的深层次原因,结合耕地地力提升补贴政策和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项目,充分运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拿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办法措施,下功夫破解各类瓶颈问题,确保土地撂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指挥调度和信息汇总,严格实行任务落实“周报告”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要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以村为单位全面开展底排摸和跟进复耕复种工作,分门别类建立完善工作台账,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五)强化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发现和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指导全开展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要根据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复种工作进展情况下发督查通报,对在工作落实中思路清、行动快、力度大、成效显著的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中畏首畏尾、四平八稳、打不开局面,不作为、慢作为的和个人,造成耕地撂荒现象依然存在的,要在全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由镇纪委进行严肃问责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