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我县农村改厕工作,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根据《2022年会宁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 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的目的是预防疾病传播、营造健康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动,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实施厕所革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产生健康效益;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产生环保效益;可以提高粪便肥效,增加经济效益;可以提高文明程度,产生社会效益。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持续推进,以小厕所促进社会文明大进步。
(二)主要目标。2022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共计划建改 710座,其中整村推进示范村1个,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文明入厕新风尚逐步形成,切实让民生项目惠及更多群众,提升乡村振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改厕模式。各村、社区要依据《全国爱卫办农村户厕 卫生规范》《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和《白银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科学合理选型,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城镇、城郊污水管网覆盖到的区域,推广使用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
(二)完成改厕任务。各村、社区要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户数,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根据确定的任务,紧扣目标和时间节点,列出计划、倒排工期,算时间、算进度,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卫生改厕工作。
(三)抓好整村示范。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1个村为整村推进示范村,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常住农户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覆盖率达到100%。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改厕典型。
(四)严格改厕质量。确定2名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参加县上组织的改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户厕位置。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指导监督改厕标准和流程,把好施工关、质量关,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对改造和新建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要逐户逐座建档造册,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等内容,留存备查,杜绝弄虚作假。
一是完善建管机制。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促进厕所管理与养护工作,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使用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明确农户自己管护户厕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与义务,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户厕的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持续开展公民文明入厕教育,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入厕的良好习惯。建制村公厕要纳入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范围,确保“专人管理、卫生干净”。
二是坚持粪污治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等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城郊条件成熟的村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向农村延伸。要根据各村农户对粪污的自行处理能力,按需要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购置粪污收集运输车,每个村要至少确定1名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为收集运输管理人员,建设粪污收集运输体系,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积极推动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经济实用的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方式。对不使用粪肥的农村,要对粪液、粪渣等进行集中收集、清运,防止随意倾倒。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30日—4月20日)。各村、社区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调研摸底,对2020年以来已改建卫生厕所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立足实际,确定并推广适合我镇的改厕模式。
(二)推进实施阶段(4月21日至10月底)。10月底前全面完成户用卫生厕所710座新改建任务。
(三)自查阶段(11月15日前)。各村、社区对辖区内202 2年所有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改工作。
(四)县上验收阶段(11月底前)。县农业农村局对2022 年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督促乡镇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底完成验收工作。
(五)整改完善阶段(12月15日前)。经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有效做好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工作,镇上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
(二)严格督导考核。建立农村改厕工作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强化培训宣传。重点对镇村两级农村改厕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改厕农户进行培训。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 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改厕 模式。加强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健康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调动改厕积极性,引导农户自愿主动改厕。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农村“厕所 革命”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