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河畔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部门:河畔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河畔镇 | 作者: | 日期:2019-10-30 12:06:11 | 阅读: 587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市《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暨村容村貌整治与秋季覆膜三项重点工作四级干部会议精神,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全面提升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严格以农村垃圾、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集中攻坚,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具体目标、方法与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逐项提升完善。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广大农村呈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全新面貌。

二、重点任务

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紧扣“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宜居宜业”目标,突出重点区域,主攻薄弱环节,着力推进“三大革命”,扎实开展“三项治理”,突出抓好“三个关键”,努力促进全镇环境卫生持续好转,文明程序逐步提升,生态面貌不断优化。

(一)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19年在冯堡村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275户。2020年,在其它七个行政村大力开展农村户用改厕行动,立足各行政村实际,科学合理选择切合实际的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镇区管网覆盖到的区域,因地制宜在规模较大的村庄、旅游景点配套建设公共厕所。使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基本全覆盖。

(牵头领导:常欢;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二)扎实推进农村“垃圾革命”。一是整治房前屋后,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开展村庄房前屋后整治,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拆除村内特别是国道247线两侧的残垣断壁和废弃的住宅、附属房等。开展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全面清理镇村卫生死角,集中清理镇村“五乱”(垃圾乱扔、杂草乱堆、杂物乱放、污水乱流、禽畜乱跑)。农村达到“四好”标准,即: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美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的标准。二是提升镇区环境卫生。整治占道经营现象,清理沿街商铺“摊外摊”、“店外店”。全面治理“五乱”,即: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农房乱建的现象,落实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基本达到“八好”,即: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美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整治好、门前三包落实好、卫生习惯培养好等“八好标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素质,营造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牵头领导:常欢;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三)大力推进农村“风貌革命”。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垃圾革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农户庭院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实现农村风貌革命性变化。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工作,2019年创建两迎水村、冯堡村2个卫生村,2020年争取创建卫生村6个。

(牵头领导:常欢;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四)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是推进项目建设。2019年10底完成河畔镇污水处理厂,并投产运行,逐步增加镇区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在农村全面普及户用三格化粪池,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古镇社区生活污水要全部并入镇区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二是强化污水管控。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加大村庄河道、沟渠整治力度,治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的黑臭水体。

(牵头领导:常欢;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五)加强废膜回收。充分发挥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农作物收获之后,引导企业及时进村入户,上门优惠收购。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快构建“农民为回收主体、网点为回收纽带、企业为转化核心”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产业化进程。到2020年全镇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达到1家,至少有一家规模化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回收网点达到8家。

(牵头领导:常欢;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六)加强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按照“政府扶、项目补、农户筹”等多种筹资方式,采用多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确保养殖大户和散养农户养殖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支持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购置秸秆饲料化利用有关加工机械设备,提高秸秆饲料化发展水平,倡导农户农作物秸秆有序堆放,严禁在路边、渠道及公共场所乱堆乱放柴草。

(牵头领导:常欢;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七)强化村庄规划编制管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实施,合理划分村庄类型,抓紧编制或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牵头领导:宋玉良;实施单位:镇政府)

(八)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逐步建立遍布农村、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生态的交通运输网络,条件许可的进行硬化或就地取材铺装透水路面等方式,改善村庄内部道路、入户道路,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清扫难等问题。

(牵头领导:王建军;配合领导:各包村组长、各村支书;实施单位:各行政村)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镇党委、镇政府牵头指导,各有关部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职责分工参与组织实施。镇上主要领导负责做好村庄清洁行动部署动员、督促工作。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的村庄清洁行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村为单位,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保持村庄内部清洁。

三是开展集中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当前重点工作,也是长期性任务。要结合各自实际,有重点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整治活动,推动农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利用重要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等关键节点,开展全域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活动,对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按标准配备农村保洁员做好卫生保洁、公厕维护、设施维修等工作。坚持抓紧抓实、善作善战,阶段部署、滚动实施。针对突出问题,由易到难,有序安排,扎实推动,促进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 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门前三包”等方式明确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持续开展各项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五是健全监督机制。镇党委、镇政府制定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并成立督查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督查工作。对整治工作不重视、组织不得力、措施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村、社区、镇属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将活动成效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