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老君坡镇2022年科技抗旱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部门:老君坡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09-16 15:20:59 | 阅读: 209

为全面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以下简称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垄上微沟高产栽培(以下简称黑膜马铃薯)技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按照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全县科技抗旱增收工程的实施方案》(县委发〔2021 号)文件精神,结合镇情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精深化的要求,紧盯全镇精准脱贫目标任务,瞄准脱贫户,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农业发展大局,立足资源潜力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实行工程、农艺、生物、机械多措并举,蓄水、保水、用水、节水多环齐抓,全面推广旱作农业综合实用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把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种植作为全镇农民脱贫增收的基础产业,着力打造4.1万亩全膜玉米和3.9万亩黑膜马铃薯种植基地,切实稳定农业主体地位,发展多元富民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 因地制宜。立足旱情实际,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综合利用抗旱增产技术,稳定全膜玉米种植,扩大黑膜马铃薯种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二)全面推进。把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等旱作农业技术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在全镇所有旱作区村组全面推广应用。

(三)集中连片。按照“镇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的总体规划,形成以界双公路、苏太公路沿线村组为主的优势示范带,发挥规模带动效应。

(四)技术集成。选派3名科技特派员,加强农民培训,实行科技入户,集成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结合,主推技术与配套技术结合,试验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五)突出主体。在行政推动、资金扶持、大户带动的前提下,突出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户种植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以旧换新。按照不小于5:1(折纯)的兑换比,与中标地膜生产企业和县内废旧地膜加工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推动乡镇高标准地膜应用,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

三、目标任务

(一)推广面积。在全镇13个行政村推广全膜玉米4.1万亩,全部为秋覆膜;推广黑膜马铃薯种植3.9万亩其中:秋覆膜2.7万亩、顶凌覆膜1.2万亩,实现全镇旱作区村组全覆盖。

(二)技术指导。玉米:1、良种覆盖。全膜玉米良种统供率、包衣率、全膜覆盖率均达到100%。2、技术服务。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秋季“轧钢”施肥技术,技术入户率达到100%,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率达到100%。3、玉米产量。集成应用旱作农业增产技术,正常年份玉米平均亩产量达到500公斤。马铃薯: 1、良种覆盖。在旱作区优先推广陇薯7号、陇薯10号、青薯9号;在水川区优先推广荷兰15号、大西洋等优良品种,示范区马铃薯良种率和脱毒良种统供率均达到100%。2、技术服务。积极开展培训,使全镇能够熟练掌握黑膜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农民达到4000人,技术入户率达到100%;深松耕、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3、增产幅度。黑膜马铃薯亩均1800公斤以上,较露地增产20%以上。通过全膜种植水分生产力提高10%以上。

四、重点内容

(一)片带建设。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集成应用旱作农业综合增产技术,突出抓好中心示范带、示范片和示范点建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

1.中心示范带紧紧围绕全县建设全膜玉米万亩中心示范区的目标任务,按照打破乡镇村组界限的要求,毗邻平头川镇的村组要加大覆膜力度,积极动员群众融入到中心示范区建设当中,与平头川镇一道打造形成一个全膜玉米万亩中心示范

2.乡镇示范片以界双路、苏太路为纽带,分别打造两个3000亩全膜玉米种植示范带和一个30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带。界双路示范带覆盖方坡、沙寨、文岔、谢岔、柳岔、阳赵等沿线村组,苏太路示范带覆盖雷岔、窎岔、老君、河口、高石、张川、谢埂等沿线村组。

根据各村区域布局,采取打破地界的模式,在全镇范围内分别建成3个1000亩全膜玉米和3个10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片,2个1500亩全膜玉米和2个15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片,其中以沙寨+谢岔+文岔为一片,以方坡+河口+老君为一片,分别集中连片建成1个1500亩全膜玉米和1个15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片;以柳岔+阳赵为一片,以谢埂+张川为一片,以高石+雷岔+窎岔为一片,分别集中连片建成3个1000亩全膜玉米和3个10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片。

3.村组示范点在全镇13个村分别建立13个集中连片的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集中种植示范点,其中,窎岔、河口、柳岔、沙寨、文岔、谢岔、谢埂等村必须建立1处500亩全膜玉米和1处500亩黑膜马铃薯集中连片示范点,确保脱贫户人均种植全膜玉米2亩以上、黑膜马铃薯2亩以上;方坡、高石、老君、雷岔、阳赵、张川等村必须建立1处300亩以上全膜玉米、1处300亩以上黑膜马铃薯集中连片示范点。为了切实发挥好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作用,把谢岔、柳岔、沙寨、文岔、河口作为全镇的重点示范点,精心打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