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镇2022年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市制定下发的《甘肃省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继续做好撂荒地核实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永久基本农田撂荒整治实施方案》及《白银市2022年度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会宁县2022年度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充分挖掘生产潜力,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习近平
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多次强调,一定要严守耕地红线,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国
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去年以来,国家、省上先后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耕地有关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春耕生产视频调度会议等都部署了耕地保护和撂荒地整治工作。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 18 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省委书记尹弘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各地要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省纪委监委也将撂荒地等耕地“非粮化”作为监督 事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如此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耕地保护及撂荒地整治工作,可谓措施细之又细、责任实之又实。根据“三调”反馈我镇耕地未耕种图斑面积 24103.76亩,核实出全镇反馈图斑内耕地未耕种面积 13118.75 亩,排摸出图斑耕地未耕种面积 15097.46亩,最终核实全镇撂荒地面积15097.46亩。各村(社区)务必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农村耕地保护和撂荒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党中央及省市县委的总体部署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作风、更实的措施,扎实有效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坚决有力落实好各项政策制度,不折不扣完成好撂荒地整治硬任务。
二、重点工作
围绕“六个一批”(复耕复种一批、引导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土地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还林还草一批)思路,坚持“边摸底、边整治”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探索整治有效途径,坚决防止耕地撂荒。
(一)全面摸清撂荒地底数。各村(社区)要对照“三调”耕地未耕数据,紧盯重点区域、整片撂荒、弃耕农户,结合“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永久基本农田图斑、确权承包地图斑,对撂荒地位置、数量、面积、撂荒原因、土地权属等情况一户一核查, 一块一块核实,真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不落一户、不漏一块。核查中要准确识别撂荒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地,把撂荒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性质区别开来,不得将退耕还林还草地视为撂荒地。要建立“三调”未耕种耕地图斑核实和撂荒地排查摸底工作台账,并对核实排查面积数据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及时协调解决核实排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数据准。
(二)分类指导撂荒地整治。各村(社区)要认真分析本地区耕地撂荒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的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对水浇地、川塬地,要做到应种尽种,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在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健全完善管护机制,严禁撂荒,确保能种一季种一季、能种一年种一年;对山旱地撂荒,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通过支持发展特色粮油、特色水果、中药材、优质牧草等,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对季节性的撂荒地,首先要通过政策支持等途径引导农民能种尽种,确需季节性“留白”的,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镇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衔接,
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要加大机耕道、渠道
等维修建设的资金投入,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完
善灌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增强生
产的便利性。对于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涉及农户较多、地
块面积较小、分布较散的撂荒地,达到纳入高标准农田实施
范畴的要优先纳入;对于地力相对较差的耕地,要结合实施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采取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尽快恢复撂荒地肥力,提升产出水平,
恢复耕作。
(四)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统筹利用撂荒地成效突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大资金、项目、政策等支持力度。强化土地流转管理,为防止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后出现撂荒,指导流转双方将相关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流转耕地,承包方在合同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五)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 。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指导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农业产业改革,构建农机、代种、管理、销售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如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统种统储等全程式、菜单式服务,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有效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释放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激发农民复耕复垦积极性。
(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镇政府要和各相关部门积极衔接,立足当地撂荒实际,科学谋划一批撂荒地治理项目,主动汇报衔接,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要统筹利用农田治理项目资金,出台利用撂荒地种粮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于面积小、较分散的地块,设立开通小型项目申报入口,适当放宽申报条件,提供资扶持。要持续加强协调对接,积极申报国家、省上统筹利用撂荒地种粮的扶持政策。
三、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各村社区要主动扛起责任,把解决耕地撂荒作为夺取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完成撂荒地整治工作,保证统筹利用撂荒地取得切实成效。
(一)组织领导到位。为有效做好全镇撂荒地专项整治工
作,镇上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书记和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由副镇长朱朝妹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撂荒地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的协调组织;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推进落实;李淑娴为业务人员,负责建立镇属工作台账,报送信息、报表等。
(二)调度督导到位。各村(社区)要及时掌握整治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形势,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工作落实;镇政府要对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督导抽查。各村(社区)结合实际,认真填写《村(社区)2022年撂荒地撂荒情况核查表》(附件 2)、《村(社区)2022 年撂荒地撂荒情况汇总表》(附件 3)、《村(社区)镇(乡)2022 年永久基本农田撂荒情况核查表》(附件 4)、《村(社区)2022 年永久基本农田撂荒情况汇总表》(附件 5),由主要负责人审核后盖章,于每周五上报镇撂荒整治办公室(同时报送电子版)。镇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督导组督查情况和调度情况对各村(社区)整治工作进行排名通报,对重视不足、贯彻落实不力、敷衍应付、数据造假、虚假整治的村社区,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约束措施到位。遏制耕地撂荒,既要引导鼓励,还
要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让撂荒者受到惩戒、承担责任。由镇纪委负责,采取定期检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村社掌握各地撂荒地整改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弄虚作假或不作为的要追究包抓领导及相关当事人的责任。问题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四)技术指导到位。对撂荒地集中的区域,联系协助县级农技人员采取蹲点包村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让农民会种田、种好田。对进行农业生产特别是特色种养技能弱的农户, 开展“一对一”帮扶。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多样化、全程式服务。
(五)宣传引导到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各村社区和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认真总结遏制耕地撂荒和引导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有效做法,曝光耕地撂荒典型案例,营造统筹利用撂荒地的良好氛围。
附件:1. 会师镇2022年撂荒地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2. 村(社区)2022 年撂荒地撂荒情况核查表
3. 村(社区)2022 年撂荒地撂荒情况汇总表
4. 村(社区)2022 年永久基本农田撂荒情况核查表
5. 村(社区)2022 年永久基本农田撂荒情况汇总表
附件:1
会师镇2022年撂荒地专项整治领导
小组
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确保全镇粮食稳定生产,全面摸清撂荒地分布现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优先种植粮食作物,成立会师镇撂荒地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 长:姜毅坤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朱朝妹 副镇长(包西岩村领导)
成 员:王嘉宾 南什村第一书记
张 全 南咀村党总支书记
武雅雄 范湾村党支部书记
张 斌 高庄村党支部书记
张 娟 东河村党总支部书记
董海峰 西岩村党总支部书记
张晓娟 稍岔村党支部书记
南 坤 蒲杏村党支部书记
李亚鹄 月牙堡社区党支部书记
陈玲梅 桃花山社区党支部书记
邢敬明 东山根社区党委书记
郭振霞 枝阳社区党委书记
张继业 会师门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张嫣妮 广场社区党委书记
王 夏 钟鼓楼社区党支部书记
陈雪莲 校场社区党委书记
李淑娴 林业技术人员(指导社区撂荒地整改工作)
张成吉 林业技术人员(指导蒲杏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王向娥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南什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赵中婧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西岩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林 婷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东河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段 燕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范湾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王培旋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稍岔、高庄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王富强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南咀村撂荒地整改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朱朝妹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淑娴为业务人员。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续任者自动接替,不再另行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