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环境保护

白草塬镇2022年加厚地膜回收利用工作方案

部门:白草塬镇 | 栏目:环境保护 | 来源:白草塬镇政府办公室 | 作者:白草塬镇政府办公室 | 日期:2022-07-06 11:32:24 | 阅读: 1555

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料污染治理等行动,根据《2022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点实施方案通知》(甘农科函〔2022〕6号)和《会宁县2022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会农发〔2022〕8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确保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加快可降解地膜和加厚地膜推广应用,2022年完成5500亩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开展可降解地膜试验和农膜回收示范,完善农膜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建立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制度,形成镇(村)回收转运,县级集中分拣贮运、加工模式,构建销售、回收、利用为一体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农用塑料废品回收点及贮运网络、宣传推广使用加厚和可降解地膜,建成完备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全镇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60%以上,距离实现废弃农膜零污染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源头治理。禁止在镇辖区销售和使用“两薄”塑料制品(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使用农膜、种子、农药、肥料等,及时捡拾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农膜并积极交售,严禁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

(二)明确回收范围。回收的废弃农地膜包含:废弃农用地膜(含烟草种植用膜)、黑膜和农用棚膜,以及肥料包装物(种子、饲料包装袋,食用菌包袋,聚乙烯育秧盆、营养杯,聚乙烯滴灌管、水带等)。

(三)回收网络建设。镇设立4个废弃农膜回收点,即北刘村回收点、景庄村回收点、总堡村回收点、九百户村回收点。各废弃农膜回收点每月将收集的所有废弃农膜移送镇“农膜回收处置”中心处置。各回收站、点必须对全镇范围内的“废旧农膜”开展全覆盖回收,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建立“废旧农膜”进出台帐。

(四)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横幅、院坝会等形式,采取正面宣传为主与反面曝光有机结合的宣传理念,多渠道、多方位对废弃农膜污染危险性进行深入宣传,引导农民群众科学使用农膜,自觉捡拾、集中堆放、主动交售废弃农膜。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膜回收利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化废旧农膜回收工作的组织协调,切实保障工作顺利实施。各村可成立专项工作行动小组,研究如何让本村的废旧农膜应收尽收,督促村民将废旧农膜及时交回收点。

(二)落实工作措施。各村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扎实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并对实施效果负责。加大对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指导力度,落实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明确责任、细化任务,把任务范围细化到村(居)小组。在废弃农膜回收关键环节要派专人督导,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严格督查考核。镇政府将把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点对各村组织领导、措施落实、收集网点布局建设、村组收集人员到位、回收情况进行考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