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白银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市政办发〔2021〕72号),充分发挥爱国卫生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城乡卫生环境整治,奠定良好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环境基础;以全域创建卫生乡镇、村为抓手,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继续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深入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和控烟履约工作,为推进健康会宁建设做出积极努力。
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抓手,以提高群众满意率和参与率为目标,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聚焦重点场所、薄弱环节,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清理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同时,加强公共物品及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降低重点传染病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巩固我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奠定良好的疫情防控环境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大喇叭等作用,向村民宣传整洁行动工作要求和垃圾分类减量知识、技能,促进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再提升。以群众大扫除、门前责任制、农户卫生评比为载体,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参与整洁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推进全域各类卫生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国家卫生乡镇标准》等卫生创建新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我县今年将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相关工作,在全县全域开展卫生乡镇和村等创建活动。2022年,我县将从基础条件较好的省级卫生乡镇中择优申报1个国家级卫生乡镇,力争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0个,总数达到21个;创建省级卫生村40个,总数达到58个。加强省级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强化各乡镇已命名单位日常监管和指导,规范开展日常暗访和监督管理。
三、继续深入推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力度,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意识,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持续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把此项活动作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具体措施来实施,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培养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四、认真做好农村改厕革命技术指导培训工作。根据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任务安排,按照“省级培训到县市区,市州培训到乡镇,县市区培训到村,乡镇村培训到户”的培训要求,认真做好县级技术培训,督促各乡镇做培训到户的改厕培训工作。按要求做好农村改厕技术培训等信息报送和通报工作。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及时建立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指导专家组。
五、持续稳步推进控烟工作。将控烟工作纳入卫生创建测评体系,把无烟环境建设作为今年控烟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2022年5月底前,采取明察暗访形式对县直无烟党政机关创建工作进行“回头看”,2022年8月底,结合省级卫生城镇村验收评估工作对各乡镇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情况进行“回头看”。强化控烟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第35个“世界无烟日”系列宣传活动,普及烟草危害知识。积极开展简短戒烟干预和戒烟门诊建设。
六、积极推进健康细胞建设。以获得省级卫生称号的乡镇、村、社区、单位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健康县、健康乡镇、健康村等健康细胞建设工作。同时,总结典型经验(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带动健康细胞建设全面铺开。落实健康会宁18项行动,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强力推进卫生城市向健康城市“升级”。
七、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制方针,做好孳生地治理和清除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依托有害生物防制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各乡镇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加强季节性病媒防制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全年在本辖区内开展不少于两次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八、完善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和体系。建立健全全县党政机关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内部爱国卫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九、组织开展“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活动。全面总结爱国卫生运动的伟大历史成就,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蓬勃发展。加强爱国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交流、规范管理和使用。根据我县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举办爱国卫生相关业务工作培训。利用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组织开展群众性健步走、长跑、健身操等爱国卫生群众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