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社会救助

农村低保政策解读

部门:河畔镇 | 栏目:社会救助 | 来源:河畔镇 | 作者: | 日期:2021-07-28 17:14:45 | 阅读: 6234

一、低保政策要记牢

党的政策就是好,困难群众吃低保。

低保评定很透明,一个环节不能少。

申请,后调查,信息核对联动搞。

民主评议要公示,公开公正来定“保”。

人情关系违规保,党和政府饶不了。

家庭收入超标准,从此不再吃低保。

政策界限很明了,九种情况不能保。

家庭成员已就业,月有工资领社保,

超过最低保障线,不要再来凑热闹;

家有收藏是件宝,股票铺面得红利,

不论独资或入股,大家心里都明了;

高档鞋子高档衣,隔三岔五下馆子;

家有汽车农机具,金银首饰真不少;

家有楼房好几套,住房装饰特别好;

子女择校花不少,经常旅游到处跑;

家有存款好几万,不要想着吃低保;

身体健康正当年,游来荡去混时光;

财政供养收入高,近亲不能吃低保;

隐瞒情况把假搞,审查时节还争吵,

一经查实要取消,违规资金要收缴。

说低保,道低保,党的惠民政策好。

符合政策要保好,想钻空子不地道。

德政工程落实好,脱贫兜底能确保。

二、农村低保政策

(一)保障标准。2020 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为4428元/人.年,一类对象月补助水平为369元(年人均补助水平为4428元),二类对象月补助水平为 350 元(年人均补助水平为 4200 元),三类对象月补助水平为84元(年人均补助水平为1008元),四类对象月补助水平为58元(年人均补助水平为696元)。

(二)认定条件。分为按家庭施保、单人户施保两种。1.按家庭施保。申请和纳入低保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施保认定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也就是说,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且符合当地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农村低保。具体来说:

1.农村低保一、二类认定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家庭主要成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纳入一、二类低保范围。

二是家庭主要成员有妊娠、哺乳、照护重度残疾人或重病患者以及单亲抚养学前儿童等情形的,可视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纳入一、二类低保范围。

三是家庭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但非主要成员因重度残疾、患重特大疾病等刚性支出较大,严重入不敷出的,根据实际情况纳入一、二类低保范围。 (2)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认定条件。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

2.按单人户施保。按单人户施保有三种情形:

一是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这里的“重度残疾人”是指持有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级智力残疾人、三级精神残疾人。

二是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病患者”是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获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人员。

三是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农村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1.5倍的家庭。

(三)农村低保渐退机制政策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剔除领取的低保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可给6个月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农村低保范围。


【返回顶部】